這段時間劉娥都把召見朝臣的地方設在了紫宸殿。
不是因為紫宸殿的規模大,這座宮殿一般是宮中召集三五重臣討論國朝要事的地方,但現在卻變成大宋的朝會所在。
其唯一的原因便是紫宸殿後閣出去穿過長長的甬道便是迎陽門,這是通往後苑為數不多的宮門之一。
後苑便是天家的禦苑,相比唐時長安城中皇宮禦苑的規模宏大,大宋的後苑隻能用逼仄來形容,甚至沒有能與含元殿那般雄宏的宮殿相比的宮苑。
不是不想修建規模宏大的後苑,而是受到地形所限,無法修建!
東京城的宮苑規模本就不大,那隻能以精巧華麗來雕琢,但自太祖開國以來,曆代帝王都是以節儉為德。
太宗倒是想要擴大宮禁,但最後在朝臣們以及百姓的反對下生生放棄。
真宗皇帝倒是“大氣”的揮霍了一番,但也最多是在皇宮之外的北麵,修建了規模龐大的玉清昭應宮而已,至於後苑的宮禁規模一直沒有改變。
但即便如此,後苑也算得上是不錯的地方,奇花異草,怪石奇珍,多少也有些襯托出這裡的景致。
眼下的後苑卻是另一幅景象,四周的宮牆上全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禁軍,披堅執銳沒有絲毫鬆懈。
任何進入後苑的人,非有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都知、押班、內東西頭供奉官、內侍殿頭、等內侍高品宦官的本人腰牌不得出入!
在劉娥的步攆皇駕抵達後,迎陽門的宮門才得以全開。
站在宮牆上的禁軍齊齊躬身施禮後,劉娥下了步攆,在陳琳的攙扶下帶著極少貼身內侍宮人緩緩步入其中。
其他人一律原地折返各司衙門,這段時間宮禁之中的嚴苛令人發指,所有的宮人內侍都要按照入內內侍省編製的規定行事,旦有錯處,便會被押送皇城司!
內侍宮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天家的仆從,也是距離天家最近的人,一般天家對待他們都是較為溫和的,可現在劉娥卻以最嚴厲的宮禁製度約束。
誰都知道皇宮中有大事發生,但除了入內內侍省的高品宦官之外,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任何敢於窺伺禁中,或是打聽消息的人,一律消失不見,即便是偶爾說錯了話,都要受到皇城司的嚴厲盤查,甚至是責罰。
這段時間誰也不敢再向外傳遞消息了,相比之下,即便是官家登基即位也沒有這般的嚴苛啊!
整個後苑的的宮人被清空,奇花異草以及各種名貴的花卉早已沒人搭理而顯得破敗了些,至於劉娥最愛的那片牡丹園更是被鏟平,下麵見不得人的東西早已被翻出來送於宮外的化人場焚燒殆儘。
劉娥擔心地下的血煞之氣敗壞了祥瑞,更擔心這些殺氣讓上天瞧見影響到自己以及大宋的國運。
之前她甚至猜想河南府的旱災蝗災就是因為這些終日飽食血食的牡丹開的太過鮮豔,從而招致的天罰。
穿過這片牡丹園的時候,劉娥甚至都不敢不敢看這片光禿禿的土地,雖然已經在上麵鋪設的磚石,準備蓋成一處焚香之處,但劉娥在經過的時候依舊口中念念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