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葉安的“家學”(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460 字 12個月前

王淵回想起當初真宗皇帝的過往,激動之情無以複加,劉娥聽之動容。

“至道三年三月,太宗駕崩,先帝遭遇太監王繼恩與明德皇後之宮變,險些錯失帝位,然宰相呂端一力挫敗,於同月扶立先帝繼位,次年改年號“鹹平”!

那時的先帝初登極位,英姿勃發!任賢用能,勤於政事,分大宋為十五路,各路轉運使輪流進京述職,減免五代之舊賦;那時的先帝勤儉異常,而國朝穩定,給咱們大宋帶來了萬千之機!”

劉娥緩緩點頭,也是在那個時候她與真宗皇帝相愛難忘,一起度過最美好的時光:“先帝引入暹羅良種稻,農物產量倍增,織造、染、紙、瓷等業興盛、市井商賈蓬勃,貿易盛況空前,咱們大宋一時無二,遼人卻惶惶不可終日!”

見劉娥提到了遼朝,王淵的聲音頗為顫抖道:“自澶淵之戰,先帝每況日憂,也印證了葉安所說的“器”“道”之彆…………臣萬死!”

劉娥的臉色忽然變得難看至極,連吸氣聲都帶著一絲顫抖道:“你說的無錯,是先帝未曾反思己過,未曾想著勵精圖治,而是開始了“東封西祀”!以至於把權謀之術,平衡之道用在了這等事情上!不惜以重金賄賂王旦…………呼!所以本宮覺得葉安為官家施教無有過錯,亦不可輕言廢止!”

王淵驚訝的望著劉娥,小聲道:“娘娘的意思是讓葉安繼續為官家授學?”

劉娥無奈的望向資善堂的內殿,微微苦笑道:“淵汆先生心中怕是也這般想的吧?”

被說中了心中的想法,王淵尷尬道:“雖於禮不合,但此子家學太過聳人聽聞,且特立於世,怕是除了官家之外…………”

“他隻能教授官家,若是敢泄漏一個字,本宮必施以極刑!這一點還望淵汆先生提醒之,讓其萬勿出錯!”

“臣必定提點葉安,娘娘放心,此子並無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打算,他天生灑脫的緊,最不堪重的便是世俗中的規矩,但定然是漢家漢種,不敢有一絲一毫不臣之心。”

劉娥冷若冰霜的臉緩緩變暖:“這點本宮倒是看出來了,瞧他與秦慕慕之間的關係,怕也是個風流情種!本宮打算冊封秦慕慕為陽城縣君,相信他葉安不會因小失大!”

王淵愣了一下,急急的開口道:“娘娘三思啊!縣君乃是誥命之中正五品品秩,三品或四品的內命婦之母可封為縣君,五品文武官正室或其母亦封縣君。然葉安未曾有官職在身,亦未與秦慕慕成親,她連葉安的妾侍都算不上,如何能冊封縣君?!”

劉娥微微苦笑:“等她與葉安成婚,那時再封縣君怕是都封不得了!以其之敬獻祥瑞之功,再加之授官家帝王之道,還有那可丈量天時的神器之物,淵汆先生,您覺得以他的本事會有怎樣的封爵?差遣官暫且不提,單單是品秩本宮都不知該如何加封了!”

王淵默然不語,眼下還真是這麼一回事,葉安的本事和能力他是清楚的,對大宋的功勞他也看在眼中,尤其是他的家學,眼下不過是瞧見了冰山一角罷了,若是封賞不足,怕是寒了葉安的心,以後便會守口如瓶了。

果然劉娥緩緩道:“藍繼宗說他是性情中人,是非分明但睚眥必報,他曾對藍繼宗說過,人之敬我一尺,我敬人之一丈,但他也不是君子,報仇不需十年,隻爭朝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