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彈劾(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791 字 11個月前

這是葉安第一次進入巍峨的大慶殿,用玄誠子的話說,他算是運氣好的,剛剛入朝為官便能至大慶殿參朝,有些官員入仕多年還不曾有參加這等大朝會的機會。

事實上宋代皇帝每天視朝聽政的地方不在最大的大慶殿,而是在文德殿,並且視朝聽政也不是什麼朝政都處理,而是處理必須要經過皇帝禦批的大事。

每一次皇帝坐朝聽政都是一次禦前會議,參與人數也並非後世王朝那麼多,以中書,門下兩省為主,還有三省的其他官員以及樞密院的官員,這便是大宋的最高的權力機構,兩府了。

玄誠子向葉安詳細講述了皇帝的三種朝會之製,前殿視朝聽政,內殿視朝聽政以及後殿視朝,並且還有一項更為重要的五日大起居。

林林總總算下來,葉安忽然發現,原來宋朝的皇帝也是很勤勉的,每天都要數次坐朝聽政,所要處理的事情也很多。

當然相比那位每日親自處理公文,奏疏的明太祖,宋朝皇帝的坐朝聽政還算是不太累,最少不需精力旺盛到通宵達旦。

明朝前期皇帝的大包大攬什麼都管,宋朝皇帝的坐朝聽政更為精致,專業,兩府能夠自己處理的事情,隻需要奏報一下便可,而隻有緊急機要之大事,才會在參朝的時候拿出來討論。

這在葉安看來更為的高效!

參朝就是每日都要參加的朝會,幾乎台,省,寺,監的官員都要參加,而皇帝幾乎是做一下殿便拍拍屁股走人,也相當於是一種便向的“打卡上班”。

文德殿是外朝,大慶殿同樣也是外朝,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兩處宮殿在後宮的外麵,中間隔著一道高大的宮牆,這道宮牆把皇宮分為內外倆個部份。

內裡是皇帝的起居起居之地,所以在內殿視朝被稱為打起居,相對於後世王朝對後宮的防範,宋世的皇宮卻稍顯開放一些。

朝臣甚至可以進入禁中參見皇帝,在內殿參加朝會,雖然距離後宮嬪妃們居住的地方有些遠,且有宮門相隔,但在某種意義上卻是已經處於後宮之中,這在其他朝代是萬萬不可能出現。

葉安感佩這個時代皇帝的開放,這是一種互信,一種皇帝和官員之間的信任,而在宋朝幾乎沒有出現文臣的大逆之舉,這就是宋朝皇帝用信任換來的東西。

巍峨的宮門緩緩打開,這一次葉安是從宣德門入,東西有左、右升龍門及兩廊,不用猜,正北在宮城中軸線上的即為大慶殿!

九開間的大慶殿,殿前東西各六十間的長廊以及左、右太和門。

大慶殿乃是宮殿群建築,左右有東、西挾殿各五間,殿後有後閣,閣後有齋需殿,再後為大慶殿北門端拱門。

在後世的書籍記載上大慶殿殿庭廣闊,可容數萬人,但隻有正真的站在它之前才能感受到這座宮殿的恢宏氣勢。

葉安瞠目結舌,眼前的宮殿群之華美高大已經超越了他的想象,隻有真正的站在它的麵前,葉安才明白漢家王朝和華夏為何傳承數千年之久。

古人的智慧和技法之超群令人難以想象,雕梁畫棟不足以描述這座宮殿的華美,簷牙高啄廊腰縵回不足以描述這座宮殿的曲線。

站在宮殿之下,葉安悚然間覺得自己變得渺小如螻蟻,稍稍一抬頭這巍峨的宮殿便在向前傾覆一般山崩地摧。

後世的高樓大廈他見的多了,可這座宮殿實在是有著太強的壓迫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