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不尋常的端疑(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136 字 11個月前

趙宗說也回過神來,原是來害人的,怎生會變成這副模樣?

他萬萬沒想到葉安居然說那些人是死士,不過是些軍中的廝殺漢怎生就成了死士?眼下死無對證,為何會被葉安抓住不放。

趙宗說腦袋有些發蒙,他雖易怒,衝動,但他並不傻,天家的禁忌是什麼他不會不知道,底線就在那裡一旦越過……後果很嚴重。

趙宗禮卻在邊上低聲嗬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本是衝著葉安當街殺人去的,眼下卻被他引到“莫須有”的死士身上,糊塗!”

趙宗說也慌了神小聲道:“哥哥,這該如何是好?本是讓那幾人教訓一下這小子,非是要他性命,怎生就變成劫殺之舉?!”

可還沒等他話說完,正殿中便有人開口道:“官家,事關重大,有謀逆之嫌,當下旨徹查此事!開封府乃京畿治下之司,緝凶捕盜,並無大礙卻非重事之所,當以大理寺為主!”

開口的乃是已經準備致仕卻被皇帝留中的馮拯,他是三朝老臣,堂堂的魏國公,此言一出得到了文臣們的附和。

呂夷簡更是開口道:“官家,事已至此,當以三司會審以絕其害,幕後之賊首當嚴查嚴辦!”

趙禎畢竟是小皇帝,對於這種事情自己也一時沒有主意,但依舊開口道:“不知王相公如何看?”

一直沒有開口的王旦沉吟道:“此事若有定論,確是死士無疑,便當以呂相公之法為上,若非死士,卻當彆論,隻是有一事王曾不知,雲中郡侯初到東京城,何人有此大恨,以死士當街劫殺與你?”

葉安微微點頭,叉手施禮道:“這也是葉安想不通的地方,葉安自付並未得罪誰,也並未做過損害他人之事,唯有敬獻祥瑞良種罷了,再者便是入資善堂為官家侍讀,至於司農寺少卿之職,葉安雖領差遣,還並未至司農寺坐衙,百思不得其解,唯有自省一事,何人不悅葉安之舉?”

這個問題也是在場眾人所思考的問題,葉安剛剛到東京城沒多長時間,雖說一飛衝天,平步青雲與天家關係緊密,但也不至於遭人劫殺啊!

“作案動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尤其是在這個刑偵還停留在較為原始的時代,許多案件都是以有罪推斷來進行的。

葉安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敬獻祥瑞良種,誰不希望大宋得到祥瑞良種………………

正殿眾人莫不噤聲,此事可能另有隱情,涉及外朝之事,而原本群情激奮的朝臣們也就沒了聲音,而是小聲議論起來。

葉安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才刻意把事情往國家層麵去引導。

他當然不希望這些死士被朝臣們揪住不放,他要讓幕後之人被震懾,卻不希望對方心驚膽戰,越是龜縮越難以露出馬腳。

緊緊地盯著趙宗說,果然這貨隻顧著低頭飲酒,並不做聲了。

隻有在目標自以為事情過去,危機解除的時候,才會放鬆警惕,葉安覺得這一攪和效果非常不錯。

劉娥會麵對壓力,朝臣們知道死士的存在,但二者的方向卻不同,一個在內,一個在外。

看似是外朝對葉安下手才合情合理,可事實上發生在東京城的事情,且知道的如此詳細,知道葉安何時進宮,知道葉安的車駕是何模樣,這根本就不可能是外朝所為。

傻子都知道的事情,但到了朝臣們這裡,卻變成了需要思量的“合理解釋”。

當葉安在看到王曾以及呂夷簡精明的目光後便知道,這兩位相公知道了自己目的所在,還是不能把所有人都當成傻子啊!

否則最傻的人就是自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