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大笑:“先生,這話您信嗎?他為何要對付西域?還不是為了黨項的崛起,為了黨項壟斷絲綢之路,為了黨項有一個安定富庶的後方?!他為何要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呢?!自然是圖謀南下!!黨項人窺伺我中原之富庶久已!”
砰!
葉安的嘲笑讓這位老先生拍案而起,怒目而視道:“你當老夫不知?!黨項人所為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雍熙二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我大宋名將曹光實,並占銀州,攻破會州,又向遼國“請降”,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至道二年李繼遷截奪我大軍糧草四十萬,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太宗大怒,派五路軍擊夏,然皆敗北!”
說到這裡老人頹然頓首,麵色頹然撕心裂肺的聲音也跟著衰弱許多:“太宗崩後,真宗即位,為息事寧人,割讓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與李繼遷。
誰知黨項人貪得無厭,真宗鹹平五年,李繼遷率諸部落攻陷西北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後又攻取重鎮涼州,截斷我朝與西域的商道,截斷西域向我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我朝賣馬…………否則我大宋馬政何以至此?!”
葉安同情眼前的老人,他什麼都知道,卻無能為力,軍事永遠都是服務於政治,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大宋自從死了一個曹光實後,便再也沒有能對敵黨項人的將領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縱觀大宋的曆史,開國名將或是戰死,或是被豢養成廢物,真正擁有戰力和全局指揮能的力的寥寥無幾,全被霍霍完了!
這一點孫奭這樣的三朝老臣,重臣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清楚背後的原因,但還是那句話,他知道也沒有辦法改變,他要服從“大局”!
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說什麼,但他卻不可能讓步和答應,在某種程度上他代表的是天家和大宋的士大夫!
天家的利益與文人士大夫的利益捆綁在了一切,孫奭是其中的一員,所以他即便知道以文製武的弊端,也沒有辦法去改變。
“國朝有今日的局麵已經殊為不易,長生啊!你是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待國朝安定,官家春秋鼎盛一展宏圖的時候,你便能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了,現在萬萬不可說,便算是先生我最後的規勸如何?”
葉安以家學作為誘餌,引誘孫奭談論儒家的政策,愚民的理論,從根本上就是為了把話題引到大宋的“祖宗之法”上。
無論是抨擊“愚民政策”的不好,還是要提倡開化民智改變大宋,這些都是在為最後的話題做論述。
大宋要改變眼下的局麵,就要從變法上來,他葉安要改變的東西有很多,但最重視便是以文製武…………
在葉安把這一點放在最後的時候,孫奭便抓到了他的目的,知道他想的是什麼。
隻可惜,葉安卻並不在意,笑著抬頭道:“今日之論其實小子早就知道結果,隻是為了辯論而辯論,為了與先生一較高下而已,長生不是傻子,沒想過去做那不切實際的事情,知曉當下需要的是什麼!還請先生放心便是。”
孫奭有些惱怒,瞪著葉安道:“既然知曉還要與老夫一辯,實乃嚇唬老夫?!豎子看打!”葉安不偏不倚的挨了老先生這一下,隻不過眼底的失望讓老人家看著心顫。
他的話確實勾起了孫奭心中的悲傷,真相這東西往往是見不得光的,應該被埋藏在陰暗的角落裡,一旦被拿出來必定會熏得人老淚縱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