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這麼說來韓家在遼朝極有勢力?”
“豈止是有權有勢?韓德讓為何沒有兒子?這位在遼朝叱吒風雲的攝政王會沒有女人?會沒有子嗣?是他自己生不出來還是有人不讓他生?嗯?”
我勒個去
看著陳琳頗有深意的眼神,葉安便知道事情或許非常陰暗可怖,權利與陰謀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有可能。
或許就是蕭燕燕故意製造緋聞,然後利用這緋聞讓韓德讓不能有子嗣,旁人甚至是後人會自己給她圓這個謊!
倒吸一口涼氣的葉安微微點頭道:“知道了,看來遼朝對漢臣的防備不弱於對其他的皇族或是部族啊!”
篤篤篤
陳琳指節輕叩桌麵,緩緩起身道:“遼朝韓氏發於玉田,其祖韓知古為薊州玉田人,被契丹人俘虜到遼國為奴,但到了韓德讓父親韓匡嗣時,由於能征慣戰,成為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善謀略,有識量,得重用。神冊初年,遙授彰武軍節度使、東南路處置使,信任益篤,總知漢兒司事,主持諸國禮儀,平定渤海,曆任推忠契運宣力功臣、彰武軍節度、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
這還隻是韓德讓父親的功勞,而韓德讓的事跡葉安便知道不少,總之一句話概括大功於國,權傾朝野!
由此可見韓家在遼朝的實不可小覷,同樣也會成為耶律隆緒所忌憚的對象,恰巧現在的遼聖宗耶律隆緒基本上病入膏肓了,皇太子耶律宗真年幼,甚至尚且比趙禎還要小幾歲,一切又回到了似曾相識的一幕。
不得已之下這個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的遼聖宗隻能把江山社稷以及年幼的皇子看護起來,並且再次啟用韓家作為國之柱石。
這是一個非常無奈且又是最為穩妥的辦法,為何遼朝的曆代皇帝總會啟用韓家作為輔政之人?
原因很簡單他們是漢臣,再厲害,功勞再大的漢臣也無法名正言順的坐上契丹的皇位啊!多少皇親國戚盯著那個位置,要坐也輪不到韓家這個漢臣人家來坐!
同時韓家在重壓之下唯有自保,要自保就必須要與遼朝的宗室們進行抗衡
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段實在高明,連葉安都不由得佩服耶律隆緒,這個契丹皇帝雖是外族,但對漢家的研究卻是全方位的,不光在文化修養上頗有建樹,且有學到了漢家王朝的製衡手段之精髓。
這就是不簡單的,也算是實實在在的落入了一個曆史的“陷阱”中。
外族就是這樣,越是學習漢家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就會不自覺的學習各種治國手段,但也會沉淪其中,使得自己越來越像漢家,但永遠也不可能變成漢家。
曆史證明就是從遼聖宗開始,遼朝走到了繁榮的頂點,也就是從遼聖宗開始,遼朝印證了那句“陽極而陰,盛極而衰”的魔咒。
不過眼下葉安卻抓住了重中之重,遼朝使團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鐵板一塊,韓崇安是韓德讓的侄子,韓家於宗室之間在權力爭奪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那就好辦了!
葉安向老陳琳拱了拱手,順便在腳店的櫃台上拍下一片銀葉子,這東西沒有官印可以隨便花銷,是秦慕慕特意在他袖口中放的。
座位上的老陳琳嘿嘿一笑,不禁喃喃自語道:“看來聖人還真是選對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