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往來一事你與夏竦做的不錯,如今他為賀正旦使已經趕往遼朝,晏殊老成持重,又頗有才學,有他相助你也但從速商談,否則有失我大宋風度。”
葉安躬身道:“若葉安做的有何不妥,還請聖人示下,以免葉安行差踏錯。”
這也沒有什麼好猶豫的,葉安不傻他要打聽清楚劉娥意思,是覺得錢給多了,還是覺得數額可以在接受範圍之內。
沒有標準和底線的談判從一開始就錯了,雖然葉安本著從大宋利益出發的角度來進行的,但其中終究是有些誤會發生。
劉娥的底線很簡單:“二十萬貫對我大宋來說實在太多了,這整整是翻了一番,有弱國威!”
葉安輕輕的搖頭道:“啟稟聖人,此事雖看似我大宋多給錢財,但實際上卻是打開了遼朝的市場,這比什麼都重要,單單時酒水一項臣就能給大宋賺回數倍的關稅,這就等同於是一份雙邊的貿易協定,若是把歲幣正旦往來當作貿易來看,我大宋不過是多花點錢買了某種貿易之權罷了!”
葉安說的稍顯複雜,但劉娥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禁開口問到:“若是用你這法子,我大宋豈不是每年都要多給契丹人十萬貫?!”
“十萬貫很多嗎?和咱們大宋賺到的錢相比,這十萬貫不足為慮若是聖人覺得麵子上過不去,臣還能想辦法與遼人商談,改變錢財與絹布的比率,多以絹布充抵錢財。”
劉娥終於放心下來:“哦?如此甚好!”
葉安卻是心中一喜,隨即開口道:“啟稟聖人,西域胡商有一物名曰棉花,此棉花非我中原之木棉花,隻是有些相似罷了。胡人的棉花產量大,重量輕,可絞成棉線,之前臣在宮中縫補傷口所用的便是棉線,而這棉線可織成棉布質地輕柔,保暖,可代替絲麻織物”
“你總是會變出一些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來,也不知這些東西時從哪來的,你是不是又打算做棉線生意了?”
對於劉娥的“靈魂拷問”葉安毫不避諱的道:“聖人英明,葉安沒有彆的本事,但在生財上卻算是有道的!棉線替代麻線本就是大勢所趨,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衝擊絲綢的銷量,隻需要絲綢十分之一的價格,便能買到保暖更勝於絲綢的布匹,您說這對大宋的尋常百姓家是不是一種福氣?”
“對尋常百姓是福氣,可對那些絲綢商賈和更多的養蠶,抽絲的人家來說卻是一樁禍事!你可知大宋境內有多少人家樣桑養蠶?有多少人家靠煮繭抽絲過活?隻想著掙錢就不怕脊梁骨被戳斷?!”
劉娥並沒有多少興奮,相反她是真的在考慮大宋百姓的利益,隻可惜她的算法錯了,隻是算了減法,並未算加法。
葉安笑了笑道:“聖人明鑒,棉布一旦出世,必定會風靡整個大宋,百姓既然趨之若鶩,那必定會擴大種植麵積,棉花可要比桑樹好侍弄,而且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種植棉花,這東西產量大,收益高,隻需要幾年的時間,就能全麵普及開,甚至不需要朝廷大力推廣,西北之地就很適合種子棉花,棉布雖然輕柔保暖,但相比絲綢還是稍顯遜色的,且隨著棉花的種植多,絲綢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咱們大宋的絲綢又好又漂亮,自然能賣出個好價錢嘞!”
大殿中是葉安的演講,劉娥以及站在她邊上伺候的藍繼宗都不約而同的被他的理論所說服,更重要的是他們從葉安這裡得到了一個他們所期盼的答案,棉花的保暖性要遠高於這個時代的紡織品,除了用昂貴蠶絲所製成的絲綿。
冬日裡的保暖意味著什麼?在大宋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少死人!
並且通過葉安的說法,若是能把歲幣全部變成絹布,然後再以棉布替代絹布,這對大宋來說實在是太過實惠。
兩人也終於相信,葉安的長遠打算完全是站在有利大宋的角度出發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