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葉安內心的“黑暗”(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748 字 11個月前

鎖廳試的意義很簡單,就是為了給有官身和差遣的官員以獲得文資,在天子麵前展現本事的,葉安深知這個道理,並且還特意利用閒暇時光,在給趙禎上課的空檔去了崇文院,在那裡反抗了夏竦當年的策論。

所以才會以《六國論以及《權術為題做策論。

他幾乎死死的扣住了一個主題,文人治國,文人領兵,文人興國這三個方麵,這是大宋的根本國策,隻要圍繞這些來寫,永遠都不會有錯。

在做到政治正確之後,你的東西想不得劉娥的賞識都難,何況自己之前在腦袋裡整理好的文章,在書房中寫過無數遍的文章,怎麼可能還有差錯?

蘇老泉作為憤青類的文人,他的文章自然是站在文人士大夫的立場上進行創作的,不光文筆精湛,意境豐滿,而且眼光算是不錯的。

彆的不說,單單是劉筠讓自己再做一篇策論而不是把自己請出禮部,便能看出他是真的被文章中的內容所打動。

沒辦法,這兩篇文章就是為了迎合文人口味而做的,連葉安自己都被其中滿卷的“文氣”所折服,何況是久經儒家熏陶的大宋文人?

葉安今天挺忙的,他想要快點應付完鎖廳試後好早點出城,城外的莊子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建設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信陵坊的貨物在東京城供不應求,甚至有些商賈還要大宗的購買以運到其他州府去販賣。

這便是做廣告的極好機會,秦慕慕同自己說好下午在城外的莊子上碰頭,一起商量如何建設一座效率高,生產力強的工廠。

工廠與作坊是不同的,作坊無論規模大小,產量如何,都不足以與工廠媲美,工廠不光運行效率高,管理更加有效,製度化,流水化,考勤製度等等都是完善的。

而作為大宋的第一個工廠,無論是葉安還是秦慕慕都打算在其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便是為了自給自足,為了供應信陵坊的商鋪,工廠也必須是以最高規格來出現才行。

“葉侯?葉侯?聖人召見您嘞!”

陳彤的聲音打斷了葉安的遐想,他現在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發呆,把腦袋中的想法用模擬的行事在腦海中演繹出來,以此來查漏補缺。

對於陳彤的呼喚,葉安驚醒過來起身便道:“能走了?!告辭!”

瞧見叉手一禮便邁步打算離開的葉安,劉筠趕緊拉住他的胳膊,皺眉道:“葉侯神遊天外了?非是可以離開,而是聖人召見你!”

看著陳彤一臉的崇拜,葉安便知道自己的兩篇策論打動了劉娥,也讓相公們滿意了,畢竟文章是站在文人立場上來描述的,即便是領兵之道也是如此。

為何當初那麼多的朝臣反對張耆作為樞密使?為此晏殊甚至直言不諱的上疏,大罵張耆乃是幸臣,不堪為樞密使之重。

要知道在此之前劉娥非常看好晏殊,本來就是趙禎的侍讀,還支持垂簾聽政,怎樣的人才怎麼能不好生培養為己所用?

但晏殊是什麼人?幾乎是文臣的典範,無論是說話做事,還是待人接物,一言一行都是最傳統文臣的模樣,當然更是大宋文臣的模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