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周光祖的野望(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32 字 11個月前

葉安是想要做一個孤臣,他對孤臣的定義與以往的孤臣不同,他需要在朝堂中借勢,或是聯合對自己有用的力量,如此才能做到“孤臣不孤”。

真正的孤臣下場一定很慘,曆史為鑒可以明得失,葉安不會傻到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動了司農寺的倉廩,便是動了文臣們的東西。

沒錯,在文臣們看來,倉廩,國帑,都是屬於國家的東西,屬於國家的便是在他們的監管之下,誰動了國朝的東西,那就同動了他們的東西一樣,如同動了狗的骨頭,瞬間便會炸毛。

這就有意思了,葉安對韓國公趙宗禮、祁國公趙宗說一點好感也沒有,尤其是趙宗說,這貨一開是居然敢打自己老婆的主意,葉安沒有下手去弄死他就已經是不錯的了。

現在居然發現了自己的前任司農寺少卿聯合監管守護倉廩的胥吏中飽私囊,最關鍵的是他還同趙宗說有關係,那葉安怎麼能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自己孤臣的形象有可以拿來使用了,從範子淵的口中得知之前的司農寺少卿名叫張喆,在得知這個名字後葉安便有些印象了,不是因為彆的,而是他從秦慕慕口中得知有位在蘭桂坊調戲女子的浪蕩子就叫張喆。

這個人在東京城中頗有花名,聽說就連韓國公趙宗禮都曾斥責過他的浪蕩行為,但最終也沒有把他掃地出門。

在朝臣們看來這就是一個無傷大雅的癖好,喜歡女子的人多的是,再說士大夫常常流連勾欄瓦舍之地的也不是他張喆一個人。

不過葉安還是打算知己知彼,最少在他看來眼下的情報是不夠的,這個人真正的性格,癖好,一路而來的履曆,花邊新聞,各種小道消息等等葉安都想要知曉。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他的人際關係,尤其是曾在司農寺中的人際關係,這時候一個人的身份就特彆重要了。

周光祖覺得自己運氣一向不怎麼樣,彆人都說葉少卿與自己相善,每每見了自己都會笑著打聲招呼,或是點頭示意。

這對與刀筆吏們來說已經是極大的臉麵,但也僅此而已,並沒有多麼看重自己,尤其是在自己悄然給他送了一塊上好的端硯後,轉眼之間便差人把錢送到了家中。

端硯可是東京城人墨客最稀罕的東西,一塊上好的端硯何止百貫錢?!甚至有價無市,要不是自己妻舅便在廣南東路市舶司裡當差,萬萬不會有這般緊俏的東西,但就這樣他也花費了不費的錢財才從妻舅那裡購得。

百貫錢是不少,可哪裡比得上人情重?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文卷,周光祖便覺得自己就像是永遠被壓在這座山下,再無出頭之日。他其實並沒有多少奢望,隻是希望能從眼下的困局中走出去,他不希望自己和這裡的老吏們一樣,一輩子乾一件事,沒有任何變化。

而這一點在其他刀筆吏看來是非常愚蠢的,司農寺雖然不是什重中之重的衙門,但好歹也是朝廷官署,在這裡做一員刀筆吏有什麼不好,事情雖然不少但也沒人催著你,還能從中撈取些油水,年節各種貼補不斷,安逸的活一輩子有什麼不好?

但周光祖卻從來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快要爛在刀筆吏的公廨之中了,每日除了點卯之外,便是同文書較勁。

這也使得他案上的文書越來越多,因為上官明白要想快些處理好文書卷宗,交給自己就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