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少年知兵事(下)(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316 字 12個月前

許多人認為環州之事還沒到這種地步,有些太過小題大做,但卻有人站了出來附和:“老臣讚同呂相公之意!萬事皆無有兵事之重,黨項立足西北已然百年,李明德亦有自立為王的打算,再加之遼人授意,以借刀殺人之法扶持黨項,當以此戰錯氣銳氣!”

眾人萬萬沒想到居然是王欽若站出來附和的,隻不過他接下來的話卻讓王曾和呂夷簡臉色一變:“老臣還以為,既然是葉侯提出此法,又需精妙配合,當以葉侯為使,提舉此事!”

“葉侯年少,又不曾參與兵事,眼下乃是司農寺少卿,如何能奔波千裡以禦重兵?!”

王曾和呂夷簡立刻表示了反對,他們沒想到王欽若居然敢下這黑手,一般這種情況都是以朝中重臣,並且還是頗通兵事的重臣為安撫使,在配合以良將統兵,但所有的問題最終都需要安撫使來承擔。

葉安年少,剛剛進入朝堂,雖然在文臣們眼中還需打磨,曆練,但卻好歹也是“自己人”,若是讓他主事,稍有差錯便可能引起不可想象的後果,葉安的前途便徹底毀了。

但若是換做老臣,重臣,便是有些意外發生,也最多是官降一級,留官待用罷了。

在這一點上王曾和呂夷簡態度是一致的,他們要保全葉安,因為在他們心中,葉安很可能是未來大宋朝堂上的另外一股力量。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劉娥緩緩道:“王卿所言有些道理,但葉安年少,如何能以安撫使之重相授?當另擇重臣為安撫使,然葉安又是定計之人,不可不往,如此便以範雍為體量安撫使,葉安為副使,令以廣平郡開國侯,上騎都尉曹儀為鎮戎軍節度使,平息環州之亂,翌日出行!”

劉娥的速度非常快,給出的時間也甚為急迫,顯然她是想要儘快結束環州的動蕩,一天也不想多等,因為她知道,多一天便會多一分變數。

不等王曾和呂夷簡開口,劉娥便又道:“著三司擬辦折變攤派與環州及永興軍路百姓,各州府官署不得推諉阻撓,不得懈怠糧草督運之事!其他各司官署已不可懈怠!”

眼下劉娥算是一錘定音了,朝臣們也沒有什麼好反對的,齊齊開口道:“臣等遵旨,尊聖人諭!”

邊上的內侍已經把劉娥的話全部擬成詞頭,並交給了殿中的翰林學士晏殊書寫成聖旨,再交給趙禎用以皇帝神寶,最後送到了同平章事呂夷簡的手中,算是徹底交由中書門下,繼而呂夷簡和王曾同時用印,當場宣布了這條旨意的“有效性”。

一份加急的聖旨便出現了,一套下來已經非常繁瑣,但卻比從宮中傳出的旨意要快捷的太多,以至於葉安一肚子的話說不出來,隻能看著遞過來的聖旨無奈苦笑。

至於身邊和他一起接旨麵白無須的中年人他都沒有在意,直到中年人戳了他一下才反映過來,上前接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