倌驛之中,葉安與陳琳相向而坐,兩人之間是那張已經被葉安規劃過的環州輿圖,隻不過此時二人手中各執一筆,一紅一黑,代表了宋軍即將用兵的方向以及西羌人的動向。
一切都是推演,不過卻是在陳琳這個久經戰事的老倌合理預測下的推演。
不光藍繼宗上過戰場,陳琳同樣跟隨過真宗皇帝上過戰場,彆的不敢說,對於戰場上的變化還是有一定經驗的。
戰爭也有規律可循,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條件限製更多一些,推演起來相反卻更容易一些。
人是沒有辦法違反自然規則的,這個時代的人力相比後世更加的薄弱些。
陳琳執筆一個箭頭便直插葉安固守的劉官寨道:“西羌人雖然數量不少,但想要鼓足士氣便必須攻城拔寨,以劫掠為主,若散兵於郊野,則必定軍心不穩,故進攻堡寨為上!”
葉安點了點頭,看向劉官寨笑了笑道:“劉官寨有兵甲近千人,雖人數不足為眾,但勝在地勢較高且寨牆堅固,內有存糧可支一月用度,西羌人攻略不下。”
陳琳在劉官寨的邊上點了點:“但寨中並活水,唯有一口水井罷了,若斷水源,再以長久圍攻,必定水井枯竭,到時便有再多的糧食也無用矣!”
果然是老手,這一招相當歹毒,葉安皺眉想了想便在劉官寨上畫了個叉,陳琳卻皺眉道:“這便放棄了?是否太過可惜?畢竟劉官寨城高堅固,強攻之下必有傷亡。”
葉安搖頭道:“設計有缺陷,再堅固的堡寨也無用,何況四周田地較多,房舍星羅棋布,應是黨項人攻取之目標,放棄堡寨是最好的選擇。”
“黨項人?你…………”
“早做打算有什麼不好呢?”
“那西羌人?”
“你不會真的覺得西羌人是大宋的麻煩吧?本就是分散的蕃部,雖然總人口不少,可分散在西北的各地,想要真正聯合起來,幾乎等同於癡人說夢,若是西羌人能真心聯合,一呼百應之下,你覺得環州還是大宋的環州?黨項人用錯了棋子,以至於出現這般的局麵,李德明怕是早已在興慶府中氣的跳腳了。”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陳琳狐疑的看向葉安,他怎麼感覺這小子是站在黨項人的立場上在說話。
但事實上葉安就是在扮演黨項人以及西羌人的角色,這就是紅藍軍演中的藍軍,也是一塊“磨刀石”,雖然葉安不是很了解黨項人以及西羌人用兵的手段和水平,但並不妨礙他去猜測對方的戰略意圖。
西羌人無非就是為了“報複”大宋,發泄他們被欺辱的憋屈,當然更多的還是希望鬨一鬨,從大宋獲得更多的好處。
他們知道大宋一定會安撫他們,隻要他們鬨得足夠凶,但不去動大宋在環州的根基,就一定會沒事。
畢竟現在的大宋最不希望出現的便是邊州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