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環州的戰局雖說不重要,但卻依舊是重點所在,依舊是讓葉安寢食難安的所在。
在與範雍分彆之前,葉安曾經與他深談過這一切,範雍當時被嚇壞了,或者說是被驚到了,作為大宋曾經的三司使,他太清楚西域商路對大宋、黨項、西域的重要。
也正因如此,他開始重新考慮葉安的想法,這個大膽且瘋狂的想法,最終他選擇默認的方式進行,把所謂的風險轉嫁到了葉安的頭上。
這在葉安的意料之中,即便是範雍愧疚的施以大禮,葉安還是沒心沒肺的笑出了聲,他並不在意失敗的分享,他要的就是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陳琳覺得葉安在進行一場豪賭,這豪賭押上了他的未來,一個被文臣視若性命的仕途。
多少文人為了安穩向前而不得已放棄心中的抱負,陳琳見的太多,極少有人能用自己的仕途來進行這種豪賭的。
大抵這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陳琳忽然明白為何娘娘如此看好他葉安,也願意重用他葉安,歸其原因便在於這少年人沒有一般朝臣的苟且!
他葉安能想到的朝堂上那些久經官場的相公朝臣們能想不到?沒人願意站出來做這些冒風險的事情罷了。
也隻有他葉安少年有成,又不懼個人得失,敢於放手一搏!
這時候,即便是陳琳自己都覺得有些愧疚,大宋什麼時候開始需要一個少年人站出來為國朝消弭災禍了?!
葉安的一番慷慨激昂,以利為誘,徹底使府城寨的軍民願意為環州之亂出力,畢竟有明晃晃的軍功在那裡,犒賞是定然少不了的,至於充抵兩稅,天爺爺,這幾乎是農人不敢想象的事情。
除非是大災大禍,朝廷什麼時候免去過兩稅?不要多,隻要能免去兩年的夏秋兩稅,一般的人家拜年能緩過勁來積攢下來糧食和錢財,足夠讓一般的農人成為小地主的了!
葉安乃是體量安撫副使,沒人覺得他的話會是空話,假話,這樣的貴官當著所有人的麵發話,那就是朝廷在發話啊!
以後誰若是哪個官員敢說不可充抵夏秋兩稅,老百姓是第一個不答應了,便是告往京兆府也要討回公道!
葉安率軍離開了,走的時候隊伍從兩千人增加到了三千五百多人,這多出的一千多人是想要建功立業的隴西男兒。
很難想像,葉安憑借家國大義和利益驅使之下,便能從一座小小的府城寨募兵一千餘人,這對曹儀和陳琳的震撼要遠超他用兵平遠寨。
募得一千多戰兵,這是很難想像的事情,況且還是驕傲善戰的隴西人,一般的主將根本就駕馭不得。
長歌當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