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乙醜·七月(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566 字 11個月前

過了馬嶺山南麓,轉眼之間便前途坦蕩,平遠寨就在不遠處的地方,隻不過在行軍的路上四周的環境已經不能看了。

凡是路過的村莊皆被屠戮一空,遍地屍首,隻不過死去的人中青年人較少,多為年老體弱者,但其中不乏還有些衣衫襤褸的婦人和孩子。

井邊,籬笆上,堂屋前,皆是如此,仿佛人間煉獄,曹儀擔心葉安受不得這樣的場景,拉著他打算率軍繞過村鎮,隻不過葉安卻堅持讓軍隊停下。

對著身邊的親兵道:“傳號令,留一千人駐防村鎮之外,其餘人等皆入內收斂我隴西父老!”

陳琳有些擔心軍隊嘩變或是出現逃營,隻不過他太小看隴西人了,這些隴西漢子默不作聲的進入盤石鎮,開始為這些死難者收拾遺體。

殘酷的現實終於向葉安揭露了古代戰爭的真實一角,一具兩具屍體或許會讓人悲傷,但十具百具便會讓人變得憤怒,百具千具屍體便會讓人麻木的同時在心中種下複仇種子。

如同烈火焚身一般的讓人無法忍受,葉安親眼瞧見年紀輕輕的少年人再收攏起一具頭顱被連枷砸碎的婦人屍首時崩潰的哭泣,或許這具婦人的屍首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路過的老兵在他的腦袋上拍了一下,低聲喝了一句:“哭啥?!多殺幾個叛逆的畜生,比你這尿汁更能祭奠他們!”

有時少年人的蛻變就在一瞬間,葉安分明瞧見那個少年人在鄭重收攏起婦人屍首後,臉上的堅毅讓人膽戰心驚,那是一股種進心裡的仇恨和堅毅,人類雖然有時殘酷無情,但大多數時候是充滿同情的,尤其是對認同感強烈的事物更是如此。

這算是葉安戰前宣傳的一部分,以同理心和同情心來激發士兵的鬥誌,這在後世的宣傳教育中很常見。

小小的石盤鎮清理出的屍首便有數百具,擺在鎮子中的主街上看的人頭皮發麻呼吸加重,這樣的震撼完全能衝擊人心,即便是葉安都忍受不住,他見過屍體,但從來沒有一次見過這麼多。

石盤鎮便是如此,可想而知環州其他的村鎮是個什麼模樣。

再次整軍出發的時候,三千人的軍隊一言不發,安靜的行軍聲如同鼓點震顫人心,最先感覺到不對勁的是曹家的老兵,他們驚訝的發現這支臨時抽調出來軍隊不太一樣了,從上到下透著一股凶狠和彪悍。

曹儀與陳琳對視一眼,最終默默的再把目光投向葉安,他們非常清楚眼前的少年人在操縱人心,雖然話不好聽,但這卻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焚燒的柴垛濃煙滾滾,氣味熏的人作嘔,所有的骨灰全部被收集起來合葬在石盤鎮外的長亭邊,並且用巨石刻下了墓碑“乙醜年七月,西羌戮石盤鎮百姓三百一十七人,鐫碑於此以祭無辜。”

葉安率領鐵牛和親兵們單膝跪地抱拳長喝:“吾等父老無辜就戮,西羌賊子不誅,不足以慰亡魂,此去西征殺儘賊寇,不定不還!”

“嘩啦!”

數千名士兵跟著葉安單膝跪地,慷慨激昂:“殺儘賊寇,不定不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