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秦慕慕驚詫的目光,葉安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己搬過一張躺椅在她邊上堂下道:“五代時的苛捐雜稅一樣沒少,還有增加的趨勢,你說百姓的日子能好過嗎?信不信即便是土豆和地瓜在大宋普及開來,該餓死人的地方還是會餓死人,這是封建製度的缺陷,而導致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的官員製度,疊床架屋,效率低下,九經先生為了廢除貼射法在朝中大聲疾呼,可結果呢?各個官署衙門都有官員響應,可隻要有一人反對,或是拖延,這貼射法想要去除便難入登天!你說是不是陳大官?”
“這事某家是知曉的,但又能如何?”樹杈上的陳琳假寐著開口,葉安與秦慕慕已經習慣了他的作風,齊齊的翻了個閉眼,晝伏夜出的堪比蝙蝠,不對,是貓頭鷹,總是盯著想要做事的人,而完全不管那些不做事的人。
秦慕慕有些好奇的問到:“什麼是貼射法?我怎麼不知道!”
“因為咱們家不做茶葉生意!”葉安冷笑著抬頭看向陳琳又道:“這貼射法便是茶商向官府貼納官買官賣應得的淨利後,官府發給貼納憑證,茶商其持憑證直麵園戶購茶販茶之法。貼射法保障了官府應得的茶利,又減少了官府買賣茶葉所支出的費用。這本是良法,善法,但…………”
不等葉安說話,陳琳便解釋道:“此法對朝廷有利,茶與邊糴脫鉤後,虛估之弊不複存在,原落入東南大茶商腰包的茶利又回流國庫;朝廷不付本而坐收息錢,又可省去大筆運輸之費。對商人也有利,相比原來三說法,朝廷強行攤派的多為陳惡粗茶,現向園戶購買可得好茶,且饒潤超過了耗茶數量;園戶取消預付本錢,饒潤比耗茶幾乎翻番,實際上負擔了原由官、商承擔的運費和彙總費,但如此卻可避去私茶的騷擾。原本這貼射法可謂一石三鳥財政增收節支,邊儲可有保障,茶無積滯,但孫奭等人卻極力反對!”
葉安不滿的翻了個白眼道:“東南十三茶場堆積了大量未出售的茶葉,陳大官你猜猜有多少?”
不等陳琳作答葉安便高聲道:“高達六百一十三萬餘斤!九經先生等主張廢除貼射法的人認為在於實行貼射法後,商人專挑優質茶葉買,而劣質茶葉則全部堆積在官府的十三茶場中,商人不願買這些茶葉。與此同時,種茶戶由於每年不能向朝廷交納固定的課利,而這些茶戶往往又都是貧窮之人,因而不可能向國家納稅;一些奸商也以貼射為名,強買茶葉販賣,侵奪了朝廷的利稅收入,此乃貼射法之害!”
“嘭!”陳琳從樹上猛然一躍而下,直直的盯著葉安道:“你倒是你九經先生的好學生啊!某家原以為你同那些人不一樣,雖然家中也有生意,但卻是個知曉仁義之人,未曾想你同他們一樣,滿嘴的仁義道德,行的卻是魚肉百姓之事!”
葉安大怒:“放屁!老子什麼時候魚肉百姓過?!難道我說的不對?!”
“對個屁!你可知曉孫奭家中最大的產業是什麼?!茶葉!東南茶商中的大戶便是他孫家!他為何要極力反對貼射法?!因為好茶被官府定了高價,茶商不得再以低價壓迫百姓把好茶當作劣茶,粗茶收買!為何東南茶場有那麼多的劣茶,還不是茶商便向的壓迫所致!這就是孫奭以及那些大茶商想要看到的結果,為的也是以此為借口施壓朝廷廢除貼射法!”
陳琳激動之時說的口沫橫飛,而葉安卻目瞪口呆,這和他了解到的消息完全不同,最終卻放聲大笑,笑的陳琳和秦慕慕毛骨悚後冷冷道:“果然,朝堂上都他娘不是好鳥!都是老狐狸啊!誰也不能信!老子居然也成了那片雪花!”
“雪花?”陳琳有些不明所以,但秦慕慕卻知道,長歎一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