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曾知曉其中的緣由,葉安授課除了本宮與官家外無人知曉,便是王淵與孫奭都不曾接觸,王卿更不應妄下定論才是!”
隨著劉娥滿含深意的反駁,王欽若頓時一驚,他沒想到葉安的授課已經到了劉娥都讚同的地步,此子到底有什麼能耐居然能讓大宋最有權力的母子二人深信其道?!
王欽若有些想不通,他在朝中常聽聞範雍說起過葉安,對他的評價極高,連夏竦這般極賦能力之人都對葉安佩服的無以複加,以“多智近妖”來形容此人。
這段時間的了解下來王欽若也覺得葉安手段驚人,但從未想到過他在聖人心中有如此地位,連官家都以視之為肱骨!
看來在辭相之前對葉安的反戈一擊並不能離間天家對他的信任,自己在朝多年,侍奉兩位帝王,更是為劉娥鞍前馬後,但卻不敵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一時間王欽若悵然若失,緩緩離開了勤政殿。
劉娥自然是知曉王欽若用意的,但他也提醒了自己,相對於其他朝臣,葉安有著更多的變數,單是他提出的“三不足”已經是對大宋祖宗之法不可悖的動搖。
國朝之變是不可否認的,現在的大宋已經同開國時完全不同,律法要不要變,祖宗之法要不要變?這些誰也說不清。
劉娥自己也不知變法是否是好事,她也在猶豫,她想要的是安穩的獲得權利,要的是享受這段權利,而不是變法之下朝堂黨爭,國朝發生改變。
想到這裡,劉娥不禁有些羨慕起趙禎來,她想要獲得一代聖後的名聲,但現在她隻能中規中矩的保持權利。
無論是環州之戰,還是推廣良種,這些都能給她帶來名聲的高漲,但卻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她是在趙禎皇權下對天子的輔佐,最終這些功勞能有一半算在她的頭就不錯了。
而趙禎不同,眼下的這些都是在給他夯實基礎,一個盛世很快就會到來,雖然不知是什麼時候,但劉娥相信不會遙遠。
等到趙禎親政之後,他所麵對的真是印證了葉安那句“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名垂史書的一代聖君很有可能會出現在趙禎的身,大宋的強盛也很可能從他開始,最為宋帝國的掌舵人,外人不知道但劉娥自己卻非常的清楚。
而這一切都是來自於葉安,他的土豆和地瓜已經開始在東京城乃至京畿路推廣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小小的良種看似隻是為大宋提供了充饑的糧食,但對於劉娥來說這卻是大變局的開始,糧食的充足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好處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