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天道好輪回(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742 字 11個月前

被人盯著本就是一件尷尬的事,但被三個睿智的學者盯著便更加難受了。

葉安不知道該說什麼,對麵三個人已經在摸到哲學的邊緣後愈發的好奇和驚訝,辯證是探尋真理的一個途徑,但葉安根本沒打算說這個。

他隻是希望引導這三人用辯證的方式看待問題,如此更加全麵的看待環州之亂,外族蠻夷與漢家王朝之間的關係。

就如同古人已經說過,“中原強盛則蠻夷衰落,中原衰弱則蠻夷強盛”這就是一種辯證法,以辯證的眼光看待了中原與蠻夷之間的關係。

而“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一種客觀規律,所以中原王朝的強盛與衰落同樣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觀規律,也就影響了中原與蠻夷之間的關係。

當然這些話葉安不敢說,他怕被眼前的三個老家夥給“群毆”,但這些話早晚是要講給趙禎聽的,作為一個帝王,必須明白曆史發展的真相與客觀規律,葉安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問題,他就是自私的,就是要讓自己的文明強大下去,為此他不惜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也不惜違反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韓億對格物之學非常的感興趣,因為他發現葉安的“家學”能夠解釋並給出關乎大宋王朝許多問題的答案。

他是一個“實乾派”,最注重的便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新學也是懷有極大的熱情,並不像其他的士大夫對格物之學多麼抵觸。

今日被葉安的這套理論所打動,最重要的地方在於葉安的格物之學能夠解決外族蠻夷歸化中原的問題。

並且韓億發現葉安所說的不是僅僅在嘴上說說那麼簡單,而是給出了具體的方式方法,“包容接納,小心防範,不斷教化內遷,化整為零,逐個擊破”這些都是歸化外族的有效手段!

這不得不讓韓億重新開始審視格物之學,而王曾當初可是對他說過,格物之學看似出自儒學,但相差甚大……

而現在的韓億已經能夠感覺得,儒學與格物之間相差是很大,但卻很實用!

“韓司封?韓司封?”

韓億被葉安的聲音所驚醒,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道:“方才想的出神,失禮失禮了!不知今日葉侯請我這舅哥作局,所為何事?”

前麵還是賠禮的話,但後麵已經變成了看破迷障的睿智,韓億早已看出這場敘舊其實就是葉安在背後鼓動的。

不是自己與三槐王氏疏遠,而是自從自己成為侍禦史知雜事後,王家人便在疏遠自己了,這非是王雍刻意為之,而是因為朝堂上與禦史走近本就是一種忌諱,一來讓朝臣覺得與禦史交好要麼會說人是非,要麼便會得禦史關照,二者皆不是好事。

韓億是王家的女婿,三槐王氏自然要避嫌,往來的自然也就少了,根本不現實王雍之前說的因王旦去世而疏遠。

今日以王淵的名義把自己請到王家,甚至連王雍都出來作陪,作局的人自然不會是他們倆,相反隻有可能是眼前這個溫文爾雅的雲中郡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