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軍中的苦衷(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503 字 11個月前

看著少年一臉茫然的表情,曹利用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說到底這個司農寺少卿也不過是十來歲的孩子而已,他的這些才學大抵是來自他的家學。

朝堂上下對這一點都是肯定的,畢竟若是展現出來的才學都是自己的,那可就太過恐怖和詭異了。

一個靠著家學受到天家重用的少年,自己和他計較朝堂上的陰私之事,實在顯得自己太過小肚雞腸了些。

曹利用雖然有著自己的算計,但他畢竟是樞密使,屬於自己的驕傲還是有的,剛剛情急之下說出來的話,終究是讓他有些掛不住。

“葉侯的這份文書極儘詳細,不知曹公覺得有何不妥?”

範雍微微皺眉,他當然知曉曹利用為何會發難,還不是因為文書太過“詳細”以至於三司以後會足額發放糧草,至於樞密院的油水便要大打折扣了嗎?

詳細的文書和數字會讓三司以及司農寺的支出非常明顯,隻要官家聖人查驗,便一點油水也不會多出去,誰還能從中撈錢?!

不光範雍這麼想,朝中的官員們都是這般想的,但曹利用卻不這麼想啊!他是有苦說不出,隻能皺眉道:“軍情如火,瞬息萬變,葉侯給出的邊疆支出之數為確數,這恐怕不善變通了。”

葉安笑著說道:“這又如何?約數與確數相差並不是很多,若是不夠用度,曹樞密可開出文書來,要多少隻管說便是,哦還需諸位相公們商討才是。”

不知為何,瞧見葉安臉上那副笑容,曹利用本能的便覺得不舒服,心中僅剩的的那一點愧疚頓時煙消雲散。

“邊關軍情緊急,一旦有警便需守城作戰,若錢糧精打細算之下,將士如何安心戍邊?況將士又不能謊報數額,如此便是助長了歪風邪氣,朝廷豈不是因小失大?還請官家明鑒!”

這話聽上去並沒有錯,但卻有些強詞奪理,數額更加精準隻有好處並無壞處,曹利用以這般的借口來反對葉安便有些過了。

朝堂之上稍顯安靜,文臣中有些人沒好氣的看向曹利用,但也隻是看看而已,他們可沒有打算為葉安出頭的打算。

即便是在文臣的眼中,葉安也是稍顯另類的存在,這無關他鎖廳試獲取的進士出身,而是在於他敬獻良種以及環州之行後。

在朝臣們的眼中,葉安是靠著良種得到官身的,與十年寒窗苦讀出來的莘莘學子不同,至於環州之亂,他一個司農寺的少卿卻坐上了安撫副使的位置,這已經可以說是極高的規格了,即便是回京之後取消了這個職務,但也不能朝臣們心中的震撼。

“司農寺本就有盤量,據納之責,到數報本其官署樁管乃是分內之事,諸屯之務也在司農寺的執掌之類,本寺詳細奏報官家聖人有何錯處?推算邊軍所需糧草,多退少補,以邊州諸屯之倉多退少補有何不妥?!”

葉安在朝堂上當然要據理力爭,對的事情都不去爭一爭,那以後司農寺就再也沒有說話的機會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