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太宗、真宗兩朝編篡的精華所在,乃是文道上的盛世之作,可傳萬代不墜的文卷。
但這種大部書可不少,隨便拿出一套來也需小車才能裝下,而葉安正在費力的往崇文院的小車中搬運,嚇得宮人如火燒屁股一般上前道:“葉侯稍慢,葉侯稍慢啊!”
“怎麼?本侯難道不能從崇文院借書了?”
葉安有些莫名其妙,邊上的宮人無奈苦笑道:“借,自然是能借的,隻要有您的官印留跡便可,但哪能如您這般的借書嘞?這四大部乃是崇文院中的重寶,便是尋常相公們來借,也不過是一冊冊的拿,您可到好,這是要把崇文院被搬空了啊!這麼多的書您能看完嗎?”
葉安笑了笑:“我隻借三個月,三個月後便把這些書全部還回來如何?”
“三……三……個月?!”
“怎麼時間太長?那就兩個半月,不能再短了!”
“兩……兩……個半月?葉侯,小的鬥膽問您一句,這四大部您能翻得過來嗎?!”
葉安笑了笑:“這你彆管,就問你借不借?!”說完便把手中的金葉子當作扇子一般的搖動,金光晃得宮人眼睛發直。
一手接過小小的金葉子,一手便給出了特製的象牙笏板,宮人笑道:“侯爺這話說的,隻要您按限期歸還,這崇文院的書隨便您借嘞!宮牌您收好,待會去了牙房便用印嘞!”
葉安笑眯眯的接過,隨即便走,隻留下宮人在那裡費力的搬運一本本書籍。
他借書不光是為了看,更多的是為了印刷,這大宋的四大部書可是難得的珍品,也是老趙家極力修撰的門麵,記載曆代君臣事跡的《冊府元龜》、包含這個時代所有認知科學的百科全書《太平禦覽》《太平廣記》可謂是分門彆類無所不包,這種書一般被稱之為類書,“開卷有益”這個成語便是太宗對這兩本書的評價、《文苑英華》則是文學大合集,與《文選》相銜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按文體分賦、詩、歌行、雜文,還收錄了詔誥、書判、表疏、碑誌等等諸多大家,名家的文字作品。
這四本書對這個時代的影響非常大,但可惜的是傳播的卻並不廣泛,甚至是束之高閣,隻有朝中重臣才能有機會借閱,以示天家恩威。
葉安把書帶回去,自然可以從中查到有關折折變法、交引法、貼射法的出處和來源,當然更重要的是對這些書進行印刷出售。
雲中郡侯府在東京城外莊子裡的印書坊已經能夠進行大規模印刷,葉安以這四大部署作為印刷品就是為了進行壓力測試。
印刷房中的活字是現成的,即便是遇到幾個生僻字隻需現場雕刻便好,如此一來不光能印刷出這些大部頭的書籍,還能填充豐富印書坊的活字庫存,此乃一舉兩得的好處。
這樣的一部書賣出數百貫錢乃是輕而易舉的,四本書折價一千貫怕是都會有人出錢買,至於書籍的傳播對天家的影響更是不用在意。
曆代官家當然想要把這些書傳播到天下各處,這是老趙家的豐功偉績啊!但天家為何要把這書束之高閣?實乃印刷成本太高!
若是葉安能把這些書印出來,再賣出去,劉娥做夢怕是都能笑醒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