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包拯的新工作(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53 字 11個月前

每個朝代都在討論律法的可靠與否,這一點從秦時就已經開始,秦人為了保證律法的有效實行,進行了一級一級的分級管理製度,這一點一直被沿用至今。

大宋對律法的執行問題可以說是相當到位的,律法也是經過一層一層的傳達以及實行的,同時監管體係相當的到位。

就是說州府衙門向下過問縣衙的案件卷宗,而朝廷同樣派出了提舉各地刑獄司的官員,對各州府甚至是路一級進行檢查。

同時為了放止地方州府之長官權利過大,大宋還設立了通判之官,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

但這些都是用在行政上的手段,對於茶榷這種地方上與中央有直接聯係的財政收入,隻是設立了一個稅監司來進行監管,力度顯然是不夠的。

茶稅監,鹽鐵監都是大宋的稅務機構,但同時也是生產監督機構,職權如此之大卻沒有受到朝廷的重視,這是葉安所不能理解的。

所以在新的茶榷法中,葉安對茶稅監進行改革,同時向趙禎普及細枝末節之處的管理意識。

敲了敲黑板,葉安以線條的方式把大宋的權利進行連接,以趙禎這位官家作為“金字塔”最頂端的存在,依次向下列舉。

這讓趙禎這位皇帝有了最清晰的權力劃分。

“官家,您雖然知曉國朝的官製,但還有很多東西您需要看了才知曉,這軍權是二分的,由三衙以及樞密院各司其職,一個統兵,一個用兵,而相權則是三分,以樞密院、中書門下、鹽鐵度支為要,而其中則以中書門下為政府,如此軍政財三權分立。”

趙禎看著葉安畫的圖緩緩點頭:“正是如此,這些朕自然是知曉的,中書門下為相公們的所在,鹽鐵度支為三司,此乃朝堂之中的要害,但先生畫的這圖倒是更加明晰了些,讓朕也算是理清頭緒了。”

葉安笑了笑:“官家,您看這些都是直接對您負責的官署衙門,但您要如何保證他們恪儘職守呢?”

趙禎愣了一下,這些衙門向來是朝廷所倚重的,也是自己所信任的,可以說整個大宋的朝堂之所以能穩定,朝廷之所以能對地方進行管理,靠的就是他們。

而葉安的話無疑讓他產生了一種懷疑,是啊!自己信任這些朝臣,信任他們所在的官署衙門,可若是他們並非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好,又該如何?

就在趙禎疑惑的時候,葉安拿起白色的粉筆在邊上寫下了“台諫”二字,一時間讓趙禎臉紅無比,他自己倒是忘了台諫的存在。

“官家,台諫是倆個東西組成的,一個是諫院,唐時為門下省之管轄,為何到了咱們大宋便要獨立出去,並由官家親自擬定人選呢?並設有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

趙禎起身,在資善堂中渡步,自信滿滿的說道:“唐時屬中書門下,以淪為宰相喉舌,太祖英明,獨設諫院,以知無不言、言無非罪為風,可約束朝臣之所為!”

葉安點了點頭,但同時又道:“諫院可監管朝臣,但有利便有弊,諫院有時也使朝廷施政議而不決狀態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