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茶”的較量(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027 字 2024-04-21

範仲淹便是最好的例子,慶曆新政的失敗足以說明在這朝堂上依舊是保守派說的算,曆史一一次次的證明了他們的力量。

雖然茶榷新法對國家有利,對茶農和一般都茶商也不錯,但卻會極大的損害大茶商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了東南茶場的四大茶商們。

不要小看這四家人的力量,雖在朝中隻有孫奭一人為直係,但不要以為這就是他們在朝堂上的全部力量。

茶葉在大宋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尤其是好茶更是一種硬通貨,不光在大宋暢銷,即便是黨項人,遼人,甚至是西域回鶻都趨之若鶩。

這種神奇的飲料已經在漢家以及周邊的土地上流行了千年之久,其獨特的風味與文化已經融入到了華夏大地各族人的血脈之中,說是不可或缺的商品亦不為過,至於其中的利益那更是盤根錯雜。

大量的百姓靠茶葉討生活,有不少的商賈靠它發家致富,更有人利用茶葉與金錢在朝堂上培植自己的力量,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與資本對政治乾預的行為如出一轍。

自從春茶的采摘開始後,那股力量的反撲便讓葉安見識到了東南茶商的真正力量。

之前在朝堂上看似是葉安贏了,無論是劉娥還是趙禎都在給茶榷新法一個機會,新法的編撰與通過都沒有遇到阻礙,甚至葉安與範子淵,薛奎等人都認為這或許是大勢所趨。

但事實卻給了眾人一記響亮的耳光,此時的葉安才猛然驚覺問題出在哪,朝堂上突然出現的奏疏對茶榷新法大加批駁,甚至還夾雜了東南之地茶園農戶的“萬民書”,字字句句都是對新法的不滿以及荒謬。

不少的言官禦史出班指責這是害民之法,雖然說的義正言辭,但實際上有許多地方完全是顛倒黑白,甚至與新法的內容背道而馳。

隻不過眼下的這些細節已經不重要,葉安歪著腦袋看向了孫奭這個自己名義上的師祖,瞧見他微微向自己搖頭這才明白一個驚人的真相。

這招有點卑鄙又狠辣,回想起大宋的那兩次變法,無論是範仲淹還是王安石,在變法的初期雖然也有助力,但並不大,因為那時候的他們得到了官家的強力支持,保守派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以退為進。

在變法改革到推廣階段,全國開始進入變法初期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以及被操縱的“民意”便出現了。

這招算是自己打自己,朝堂變法之人可都是寒門清貴,而對手卻都是掌握了“民意”的地方大族,在這個在乎風評的時代,政策無法得到有效執行,惡評如潮之下,便是皇帝都不會保你,因為大宋的官家也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什麼。

變法的熱情與急切會被澆上一盆冰冷的涼水,讓官家清楚的認識到這個王朝什麼是士大夫階級!

現在葉安遇到的正是這個階級的首秀,葉安隻不過是動了這個階級一小部分人的“蛋糕”,便遭到了如此強烈的反對,可見大宋的科舉製度隻是給寒門子弟提供了一個階梯,但並未打破階級製度,或者說從未打破

而朝堂上的一位大佬站了出來,給了葉安以及茶榷新法一個背刺:“啟奏官家,聖人,葉少卿的茶榷新法老臣仔細研判過,乃是善法!”

朝臣一時啞然,紫宸殿中忽然安靜下來,誰也沒料到呂夷簡會在此時為葉安架勢,但他接下來的話卻令人薛奎等支持新法的人窒息。

“然此法較貼射法及交引法太過激進,條陳過多,下麵的官吏難以執行,如此一來有上行而無下效,豈不是無用之法?!老臣以為當沿用交引法,待時機成熟再改茶榷新法,如此徐徐圖之方為上上之策!”

一時間朝臣們安靜如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