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範仲淹與格物(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758 字 11個月前

小酒館的交談讓葉安與範仲淹兩人之間多了一種惺惺相惜,雖說雙方的想法不同,但這並不阻礙兩人對彼此的認同,更是加深了私下交情。

範仲淹的想法很簡單,按照儒家的固有思想,先一步扶持趙禎親政,以達到君臣共治天下的目的,然後再進行改革,以達到輔佐君王勵精圖治的目的。

老範的想法雖然還是有些入不了葉安的眼,但在這個時代已經領先許多人了。

至少他已經看到了宋王朝的衰落之處,接下來便是理所當然的進行改革以達到致君堯舜使命。

“致君堯舜”,這幾乎是大宋王朝所有士大夫心中的想法,當然若是有一天他們看到了真的史料,便不會覺得致君堯舜是一件多麼牛逼的事。

王朝更替不斷,這是華夏曆史推進的必然結果,若是想要打破這個閉環,就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漢家的士大夫在這條路上摸索了何止千年?

在接下來的曆史長河中,他們依舊在摸索,隻不過他們的思想和認知被困在了一個叫“儒學”的規矩中。

葉安不同,他見識過許多思想,看到了實踐後的真理,打破閉環的方法他知道,但他同樣知道這條路上有多少的荊棘,甚至自己不一定能走通。

好在這個時代依舊是華夏文明的璀璨時期,無論能走多遠,隻要能一直堅持走下去,那終究是一場偉大的複興,而想要走下去那就必須進行一場變革。

範仲淹是改革派,數十年後的另一個強人也是改革派,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失敗了。

對於老範葉安還是佩服的,至少他並沒有走上極端,他是一位循序漸進的改革這,所以葉安覺得他成功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人做事最怕的便是執拗,在正確的道路上執拗還好些,因為終究能達到成功的彼岸,但若是從一開始便選擇錯了方向,那這樣的執拗便是萬劫不複的開始。

在離開小酒館之後,範仲淹一直回想葉安說的話,現在的國朝根本不會接受一場變革,所以提前讓官家親政的意義又在何處?

至於葉安所說的,自己會被貶斥出京範仲淹根本就不在意,既然當朝上諫,他就有了被貶斥出外的打算,自己的榮華富貴又有何妨?

天色已經完全黑暗下來,範仲淹獨坐在家中的小院裡抬頭看向燈火通明的皇宮方向,此時的他才覺得葉安的話也不無道理。

微微的歎了口氣便準備起身,卻發現發妻已經站在邊上眼神中滿是憂愁,無奈的搖了搖頭,範仲淹知曉自己在朝堂之中直言上諫的消息已經傳開了。

“夫人無需擔心,你隨我一路上京磨難也不少,再差能差到哪去?”

李氏立刻點頭道:“官人說的是,咱們算是經曆過磨難的,現在總比你在泰州西溪做鹽倉監的時候要好得多,奴家彆無他求,隻求官人在東京城中安穩些才好,剛剛得了房宅小院”

範仲淹啞然失笑道:“放心,這房宅小院是朝廷的慣例,既然已經賜下便不會輕易收走,以後咱們還要回來的!明日便去尋桂花巷的王婆子,讓她時常帶人來掃塵便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