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是雲中郡侯離京遠赴甘涼的日子,也成為東京城百姓皆知的事,畢竟普惠商號已深入人心,早早宣布這一天大促銷,連葉安反對都沒有,杜掌櫃等人說是民心所向,其實就是在販賣情懷
這裡是東京城,天子腳下,百姓開口三句離不開政事,葉安與範仲淹在朝會上鬨出那般大的動靜,幾乎人人都知曉雲中郡侯的大名。
清流之名早已傳遍了東京城,相較於範仲淹,他更加具有傳奇色彩,也更深入民心。
一個給大宋帶來祥瑞良種活人無數的少年郎,一個靠著自己功勳和軍功穩坐國朝第一孤臣交椅的侯爺,一個創建普惠商號發家致富還帶著街坊四鄰以及大量百姓過上好生活的少東家,這樣的人是傳奇,不是天賦異稟的文曲星還是什麼?!
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崇拜英雄,崇拜他傳奇一般的人生,尤其是在封建時代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
更可怕的是,葉安的所作所為真的做到的了惠及百姓,雖然他與秦慕慕兩人並未覺得自己的到來給這個時代改變了什麼,但事實上那些改變真的存在,真的惠及到了東京城的大多數人。
於是乎當雲中郡侯府的車駕悄然使出後門的時候,信陵坊的街坊四鄰們便早已在此等候,隻是站在道路兩邊,一句言語也沒有,平靜的看向那輛大牛車。
葛三叔早已知會過坊眾,不得高呼喧嘩,也不得說那些犯忌諱的話,不要言語隻是目送車駕行禮告彆就好。
坊眾們也多得雲中郡侯府的照拂,信陵坊有今天這般的繁華全賴葉安的出謀劃策,也是他給了大家討生活的辦法。
看看現在的信陵坊,平坦寬闊的街巷,淡雅的環境,香味撲鼻的食物,琳琅滿目的商品,聞之既醉的酒香,熙熙攘攘的人群,無不讓人忘記這裡曾經的破敗與不堪。
前來購物的百姓瞧見這一幕都會不自覺地站在原地矚目雲中郡侯府的車駕目送其遠去,不少人都知道葉安的功勞與朝堂上的那次上諫。
葉安與秦慕慕撩開車窗,外麵的安靜是他們沒有想到的,看到道路兩邊的人叉手施禮,雖無一言,卻勝似千言,此時無聲勝有聲
在離開之前,葛善書遠遠的指了指侯府拍了拍胸口,葉安微笑著叉手一禮,有三叔照看侯府,應該是穩妥的。
該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侯府中還有侯三一家以及鐵牛的老娘在,出不得什麼亂子,再者說還有老蔣沒事過來幫襯,葉安較為放心的。
縱觀雲中郡侯府的社交範圍,真正能夠走進侯府,並且成為葉安與秦慕慕所信任的人家極少,且大多是平民之家。
信陵坊的坊眾們沒事便能去往雲中郡侯府串門,而鐵家與侯家更是把侯府的外院當成自己家一般,出門串個門,請人來家喝個茶什麼實是尋常不過。
葉安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瞧見有人來串門還會笑著招呼人家,送些侯府的吃食什麼的,如同普通的鄰家少年一般。
唯一算是權貴之家的往來也隻有李家和曹家,當然範子淵也沒少登門,隻不過他們來的快,去的也快。
所以在百姓們的眼中,雲中郡侯府和那些權貴之家一點也不一樣,雖然一開始覺得這樣不像是侯爵的人家,但逐漸習慣之後便也漸漸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