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樞密使與雲中郡侯(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487 字 11個月前

監門衛不是實差隻是一個權職範圍,上將軍是榮譽稱號,雖然看似威武也隻能說明李遵勖得到了聖人的青睞罷了,而他手中的侍衛親軍司步軍都虞候也不是什麼大官,隻是侍衛親軍司下轄的一個差遣官,但權利卻相當了得。

整個禁軍都由侍衛親軍司和殿前司統轄合稱“兩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與殿前司下屬機構殿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

兩司三衙也是禁軍的最高指揮所在,責任重大,李遵勖現在就是東京城中步軍的最高長官,除了上四軍外,東京城中的步卒都要向他負責,自然也就不能隨意與葉安這個外臣走動,當然和誰也不能多走動

至於和小皇帝之間的師生關係,好似也被劉娥刻意的淡化,不過好在趙禎還時常寫信給自己,能得到帝王的私信,多少也是人臣難以企及的高度了。

之前進宮並未見到小皇帝,這說明劉娥不想讓自己見他,連送自己離開的藍繼宗都沒說提到趙禎,可見這段時間趙禎正在接受儒學的“熏陶”。

從他的書信中就能看到他對枯燥的帝王之學有多麼的不滿,當然字裡行間更多的還是對格物之學的向往,以及希望葉安對他講述真正的“帝王之道”。

葉安的教學工作被停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葉安的方式稍顯激進,與儒家的帝王之道並不相符,但卻收效奇好,實用主義和科學的分析已經讓趙禎逐漸產生自我判斷,這是最為難得也是最不該出現的東西。

在文臣看來,趙禎應該時刻附和儒學中對帝王的定義,而不是如同市儈小人一般趨吉避凶,或是手段頻出。

沒辦法,不是葉安教的不好,而是趙禎的手段稍顯拙劣,居然用二桃殺三士的方法來整治資善堂中講學的學士,宋祁宋庠兩兄弟以及大儒張首晟,前兩者乃是科舉的狀元,大宋年輕才俊中的人尖子,後者閱曆豐富乃是真正的博學宏儒。

二桃殺三士的手段在他們麵前便如同一個笑話,對於不平等的賞賜,三人一笑了之,不是去爭奪賞賜,而是互相宴請,觥籌交錯之間便化解了這場尷尬與利益分配的不均。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沒錯,但文臣之間還有另一種交情,身為前輩的大儒張首晟自然不可能與後輩宋家兩兄弟爭奪賞賜,而宋家兄弟更是明白尊重前輩的道理,儘數把賞賜拿出來擺上一桌最好的宴席招待張首晟

最終,三人聯手向聖人上諫,言語之中滿是對官家未來的擔憂,說趙禎太過沉迷於手段,也就是重“表”,而非重“器”!

文臣們更是上諫,指責格物之學對趙禎的影響太多,他們雖然不知葉安教授趙禎的帝王之道,但卻認為是葉安的格物之學把趙禎這位大宋的官家引向歧途的。

葉安知道消息後恨不得一頭撞死在東華門,關自己屁事?再說格物乃是科學,又不是陰謀學,二桃殺三士那是格物嗎?那不是中的東西嗎?說到底還是你儒家傳承的一部分!

何況自從自己格物之學出現開始,不就被你們這些儒家的徒子徒孫納入到了儒學範疇之中了嗎?明明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事情,居然能被這群“衛道士”區彆對待。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