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不可思議的看向葉安:“你莫不是瘋了,李元昊如何敢建元稱帝?且不說咱們大宋,便是遼朝也萬萬不會應允!”
“同意?應允?哈哈笑話!李德明活著的時候便已經打算稱帝,他為何要圖謀甘涼,為何要西征回鶻,為何要聯手青塘溫逋奇?你信不信,若無甘涼二州,李德明便會兵犯河湟,吞並河湟之土並與青塘結盟,甚至會出兵青塘以掠其土,到時整個西北便都是他李德明的疆土,而如此大的疆土若不建元稱帝,拿什麼治下?!一個分散的部盟根本無法凝聚起來,到時反抗的力量必會層次不窮的出現,隻有建元稱帝後,以官職平衡各方利益,最終才能使得黨項之土穩固,因為所有人都成了黨項的一部分,黨項的利益就是所有人的利益!聽懂了嗎?!”
葉安的話讓陳琳目瞪口呆,他沒想到葉安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甚至看透了李德明的內心,而他終於相信無論是李德明還是李元昊,都在帶領黨項往建元稱帝的道路上走。
這對大宋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雖然葉安說的天馬行空,可他的每一句話都好似即將發生的事實。
“眼下有何辦法阻止?”
陳琳的話說出口葉安便笑了,笑容中滿是無奈,指了指東麵的方向道:“大官,還請你看看咱們在乾嘛?”
“回京”
“是啊!回京聖人這次突染重病,聖駕不豫,若覺得國朝會如何?咱們還有空顧得上西麵嗎?至於遼朝,嘿嘿,那位攝政太後可不似咱們的太後,乃是遼朝皇帝的生母,逼死了齊天皇後蕭菩薩哥後獨攬大權,你覺得遼朝上下有功夫去管一直向他們俯首稱臣的黨項嗎?”
陳琳被葉安說的啞口無言,終於回過神來緩緩道:“官家或可親政無暇顧及黨項,而遼朝亦然,真是各方雲動,給了李元昊以契機啊!”
葉安默然不語,他不明白為何曆史驚人的相似,自己已經對這個時代做出了足夠多的改變,但在大的趨勢上依舊沿著原本的道路前進。
劉娥病重不豫,恐怕距離駕崩也沒有幾天了,而一旦劉娥駕崩,趙禎便能順理成章的親政,沒有人再度阻止他獲得這個時代的最高權利。
大宋的文臣們整天想著致君堯舜,在君權至高無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文臣自己對權利的渴望。
而接下來,隨著趙禎的親政,大宋又將上演一場“精彩絕倫”的人事變動,當然改革派也會逐漸的興起。
大宋的頑疾非常明顯,就如同眾所皆知的秘密放在那裡等待著有誌之士的改革。
不得不說宋朝的政治製度相當不錯,最少對於文官來說是如此,無論你的想法有多麼激進,會觸及到多少人的利益,隻要一心為公,就算是改革失敗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黨同伐異雖然可怕,但並沒有到明朝那般的黨爭地步,所以後世人才會一提及宋世,便說其為文風開放,朝堂清朗。
當然也不能否認仁宗,英宗,神宗三位帝王的能力,他們同樣也知道大宋的頑疾身在何處,也用於嘗試著做出改變,雖然最後都失敗了,但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改變。
你能奢望守成之君做出多大的改變呢?終宋一朝都在改革與守城二者之間痛苦掙紮,利益相關之下沒有一場改革可以成功,就算大刀闊斧的改革轟轟烈烈的進行,也會因人亡政息而壽終正寢,也會因各方的小心思無疾而終!
葉安在馬背上看著冬季的絕美風景一閃而過,心中滿是悵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