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舊名武德司,類似於明朝錦衣衛一般的特務機構,幾乎曆朝曆代都會有這樣的特務機構,但怎麼說呢?大宋的皇城司稍顯不同。
它最重要的職責不是作為間諜一般的存在,而是執掌宮禁、周廬宿衛。
刺探情報什麼的並不是皇城司最重要的職能,更彆提監視朝臣什麼的了,若是被文臣發現必定會被一紙奏疏彈劾到朝中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當然,監視朝臣也不是沒有過先例,隻不過後來給自己作沒了。
曆史在很多時候有著必然性,和錦衣衛一樣,武德司在建立之初也是不錯的,尤其是對皇帝這種“足不出戶”的天子來說有著充當耳目的作用。
誰不希望掌控這個世界的所有消息領先於他人一步的同時,還把彆人的隱私之事看的一清二楚?
但武德司卻並沒有像太宗皇帝所想的那樣恪儘職守,而是在獲得權利之後便開始腐敗起來。
時任判三司的王仁贍揭露了內廷近臣與外朝貴戚、京官互為勾結,依仗權勢,違法行商的罪狀。
太宗閱覽後勃然大怒,著有司核查屬實後,將一乾人等從重處理。
而太宗皇帝隱去的一點卻是這起內外勾結的貪汙案,為首的幾個正是他的貼身內廷,其中就包括武德司的兩個最高指揮:武德使劉知信、內侍武德副使竇仁寶。
但這種事如何能瞞得過朝臣?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也為了給朝臣一個交代,劣跡斑斑的武德司招致了朝臣與民眾的憤恨,太宗皇帝隨即下詔改組武德司。
由此,一個新的機構將代替武德司出現在了皇宮大內之中,皇城司。
皇城司要比武德司低調的多,皇城二字會讓人在聽到這個詞後首先想到的是皇宮禁中,也容易讓人誤會皇城司實際上就是一個負責皇城事物的官署而已。
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掌握了一些史料的葉安對皇城司也不甚了解,還是在陳琳這位都監的介紹之下才逐漸明白。
“皇城司“依祖宗法,不隸台察,又歸舊製三衙管軍,未嘗內宿,殿前一司雖統攝諸班禁衛,而皇城一司亦判然不相關,亦漢南北軍相統之意也,不受三衙轄製,乃直屬官家之特司也!”
葉安撓了撓頭,理所當然道:“這些都是廢話,本侯當然知曉該對誰負責,隻是你告訴我,為何皇城司中還有校尉,都頭,隊正,指揮使,都指揮這些差遣?!這不是和西烈軍的軍製一樣嗎?!”
陳琳撇了撇嘴:“這又如何?本來皇城司便是一支強軍,太祖當年招數萬精兵入武德司,太宗更是重改武德司為皇城司,你可知曉太祖當年的本意?實乃為了守衛皇城所設,“即東京有警禁軍悉出,武德司亦有數萬精兵可遣!””
葉安有些呆滯的看向陳琳,原來皇城司從本質上來說不是一個特務機構,而是一個軍事機構!!
葉安在心中暗自給趙匡胤點讚,居然知道儲備一支精銳的後備力量以應對危機,老趙家的人幾乎都有一種居安思危的意識除了那位請道士跳大神來守城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