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荊王恐懼流言日(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964 字 11個月前

趙禎終於開始示威了,一係列的人事變動足以讓朝臣們看出他親政的決心,同時也讓趙元儼看到了帝王之威和手段。

無論是呂夷簡還是王曾,隻需要一道旨意便再也無法在朝堂上興起波瀾,這才是帝王應有之威儀。

同樣下定決心的趙禎也不再猶豫,密旨葉安開始布置針對荊王趙元儼的手段。

於是乎針對荊王的種種流言蜚語便出現,其中最厲害的一條便是有傳言荊王元儼為天下兵馬都元帥!

這可不是尋常的名號, 所謂天下兵馬大元帥乃是全軍最高統帥,總領軍政,掌一國征伐,權位極重,且非定職。

隻有在國朝危機關頭,亦或是對外征伐之時才會得皇帝敕封, 並且功畢即撤的存在。

現在有流言蜚語這般說, 著實是把趙元儼往死路上逼, 並且這個說法在民間越傳越廣,甚至有人將此事與真宗皇帝聯係在一起,說是真宗皇帝駕崩之前留下遺詔,為防劉娥坐大奪取趙宋江山,密詔趙元儼賜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印信……

稍有些腦子的人都不會相信如此漏洞百出的流言,一來真宗皇帝不是無後,他還有太子趙禎可以繼位,朝臣和百官不可能讓劉娥奪取趙家江山。

這一點真宗皇帝比誰都清楚,不可能大費周章的讓自己的弟弟秘密掌握天下兵馬,這不是以防萬一,而是自掘墳墓。

二來,就算是真有此事,為何趙元儼早不亮出名號,非要等劉娥駕崩,趙禎親政後才蹦躂出來,這可不是保全趙家江山,而是赤裸裸的造反了!

隻不過事情雖然簡單,但民間百姓卻是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這時候誰還管那些, 既然有人傳,那就看個熱鬨便是。

再者說趙元儼在朝堂上下的名聲並不差,乃是當年太宗最喜歡的兒子,到了二十歲才就封,故宮中稱為“二十八太保”。

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因是太宗第八子,故百姓稱之曰“八大王”。

看看他的履曆便知曉天家對其有多麼的優厚,宋真宗時曆任諸道節度使、同平章事,遷太傅兼中書令、陝州大都督,封為涇王。

趙禎即位後,劉娥為了安撫宗室,尤其是安撫趙元儼免得他上演兄終弟及之事,特意下旨遷上柱國、太師、揚州牧、開府儀同三司。

這算是給了他極大的恩榮,也是對趙元儼的安撫,從那時候開始趙元儼便開始憤恨起劉娥來,正是因為給了自己這些榮耀,使得自己但凡有些不滿便會被天下人所懷疑, 被人說是貪得無厭!

可現在, 麵對坊間傳聞,趙元儼第一次感覺到了恐懼,天下兵馬大元帥,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天家給自己恩榮再多都無所謂,可這名號可是掉腦袋的存在,就算是小兒可辯的謠言,也怕有心人傳播出去。

在東京城或許是個流言,甚至是笑話,可傳到其他州府便是殺人誅心的毒箭!

大宋宗室和前朝不同,唐時宗室領兵算不得忌諱,甚至多有將帥出自於宗室之中,更有高官重臣,但在大宋,宗室最忌諱的便是拜相、領兵,甚至連與宰相,樞密使有所交集也不行。

現在自己“莫須有”的成了勞什子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這還不是要了命的事?!

有那麼一瞬間趙元儼覺得這是小皇帝的手段,故意以此來逼自己就範,可細細想來他卻不信自己的侄兒能有這般的手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