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哲學三問(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13 字 11個月前

我是誰,範仲淹理所當然的就要說出自己的姓名,但“範仲淹”又是誰?

葉安發現範仲淹被困在了哲學三問之中,微微一笑道:“第一問乃是求問人的本質,第二問乃是求問人為何存在於世,第三問則是人活於世意義何在?”

範仲淹被這個數千年哲學問題所震撼到了,他不知該如何回答,看向葉安的眼神中充滿好奇道:“此三問該如何作答?”

葉安搖頭指了指自己道:“無從作答,這是哲學中最難的三個問題,恐怕千年之後的人們也給不出答案,至於上古先賢,或許已經參透……”

“這還隻是格物之學中的一隅之地?!這……這……”

範仲淹被嚇到了,簡單的一個問題便讓浸淫儒學多年的他無從回答,而這還隻是格物之學的一角。

葉安笑了笑道:“是啊!格物之博大或許沒人能夠理解,朝堂上的文武相爭,朝臣相爭,朝臣與官家之爭被歸類於政治,農務百類歸於農學,日升月落,曆法編篡歸於天文,山川河流關隘城鎮歸於地理,甚至連丹藥之中的物質變化也會被歸咎於變化之學,藥石岐黃之術歸咎於醫學,甚至連弓弩拋射亦有彈道之學嘞!……此中種種葉安無法道全!”

範仲淹本以為自己見識的是一座高山,誰知卻被一個浪頭給拍的七葷八素,這個葉安口中脫胎於儒學的格物之學也太過可怕了些。

簡直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融,天下所有的東西都能在格物之學中找到對應的學問,若儒學是一座高山巨擘,那格物之學便是寬廣無垠的大地!

這是一種完全顛覆他認知的事,範仲淹從未想到過居然有一門學問會容納這麼多世間道理在其中。

震驚之餘他也懷疑過葉安是不是在信口胡說,但他說出的話嚴絲合縫,思慮通暢,若是信口胡柴,那也太過匪夷所思了些。

在震驚的同時,範仲淹也對葉安所描繪出的巨大藍圖充滿幻想,作為一個儒學出生的人,求知欲望是極為強烈的,對於未知的事物真正的儒學門生並不會排斥,相反而是想著兼收並蓄。

回過神來的範仲淹看向葉安笑道:“如此一來可否讓老夫見識一番格物的書冊?”

葉安微微一愣,隻要感興趣那就好辦了。

“書冊自然是有的,但範公不如跟隨小子一觀我格物學堂如何?”

哪知範仲淹擺了擺手:“哪有這功夫嘞!帶些書冊路上看,這頓飯也是咱們在東京城中吃的最後一頓了,一個時辰後便啟程前往江淮,災情如火,不敢耽擱!”

哪有這麼趕的,葉安無奈苦笑道:“一個時辰如何能夠,總要收拾寫細軟衣物的。”

範仲淹指了指人頭攢動,熱鬨非凡的南門大街奇怪道:“這裡何物買不到?連箱籠都是現成的嘞!哦,某以命書童去了,你要不……”

這貨!葉安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範仲淹,難怪他拉著自己來南門大街的食為天吃飯,難怪他東拉西扯這麼久,敢情是讓人出去采購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