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安民、除惡(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975 字 11個月前

在這些信眾中,葉安看到了諂媚方林月的,看到了垂涎於她美色的,但也看到了將她奉若神明的,白蓮社隻不過剛剛興起卻有著燎原之勢,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信眾雖然囂張,但也不過是仗著人多,葉安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全,這些人不敢對自己動手,自己明白,他們也明白,更重要的是方林月明白。

大宋的雲中郡侯,朝廷的江淮賑災安撫副使,若是在應天府外白蓮社的麵前有任何閃失,那將是白蓮社的滅頂之災。

在葉安看來,方林月已經瘋魔了,她信白蓮社的最大動力居然是為了對抗朝廷,雖然她沒有承認但話語中處處透露著對朝廷的不滿。

這便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突破點,葉安低聲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派人去查查這個白蓮聖女的底細,要一清二楚!”

隻要清楚她的長相就沒有差不到底細的說法,是個人在世間活著就會留下痕跡。

皇城司在大宋的主要城市幾乎都有據點,應天府也不例外,葉安雖說現在以不是皇城司提舉,但差遣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是易如反掌的,畢竟誰也不知他這個安撫副使的差遣結束後還會不會再回皇城司繼續做主管。

故而皇城司的圖影刀筆吏來的很快,在仔細觀察過方林月的模樣後便畫下了她的圖影,即便是她用麵紗遮住了口鼻也沒用。

這些刀筆吏常年從事圖影繪製,不會因為你帶著薄薄的麵紗便無辦法,根據麵紗的凸起,很快便能得到真正的麵容。

圖影上的女子說不得好看,但也算是上上之姿,葉安無奈感歎:“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葉安仿佛吃了襯托鐵了心的在白蓮社這裡耗上了,白天聽她講經,吃飯,晚上就睡在這裡,甚至連他的親隨也不擔心安全,直接在邊上紮了頂帳篷。

方林月卻不明白為何葉安還不離開這裡,他在等什麼?!

葉安當然是在等城外的災民越來越少!

吳育的執行力不可謂不強悍,這是大宋官員的優點,在上官給出足夠詳細的框架後,他們就能將實質性的內容執行的極好。

前往不要嘲諷古代官員的執行力,在這個通信,交通,治安等諸多技術都不發達的時代,在短短五六日的時間內安排數萬人進入城市之中,並進行集中安置,這對後世人來說都是一件難事。

但吳育卻做得極好,這是一場夏季的旱災,最怕的便是出現中暑,疫病,等症狀,可入城的災民卻並沒有出現這一幕。

防暑降溫的草藥湯被吳育以官府的名義向城中各大藥鋪采購,一下便清空了這些藥鋪的庫存,讓藥鋪掌櫃磕頭行禮,口呼“青天”。

而災民的五穀輪回問題也得到了輕鬆解決,吳育再次以官府的名義雇傭災民中的勞力對排泄之物進行清理,這些糞肥全部運送到城外的荒地酵池裡發酵,再過上一段時間後便能撈出借助太陽的威力曬成糞餅,待荒地開墾出之後,便能撒入其中。

南京城最大的好處便是既能容納下這些災民,又能讓災民有事可做,轉化為南京城的勞動力,碼頭上的勞力,城外開墾荒地的勞力,甚至連城牆的修繕所需的勞力都得到了解決。

在大宋,勞力和勞役不同,勞力是需要給付工錢的,官府用低於尋常價格的價錢雇傭勞力,這不得不說是應天府賺了。

城內災民得到了妥善安置,而城外災民又想要進入城中,如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對白蓮社來說當然是致命打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