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通州吳遵路(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43 字 11個月前

在望月樓,葉安等的花都謝了也不見方林月來尋自己,本以為是她沒能離開盤龍山,但轉念一想自己若是沒有暴露,她也不可能走不脫。

好在她身邊的親信送來葉安給方林月的那件衣服,衣服裡還有一張紙,紙上隻有短短一句話“君心如明月, 妾心似秋水!”

葉安一時難以接受,畢竟兩人以有夫妻之實,這時候她離開白蓮社卻不來尋自己,這個選擇他有些不明白。

這幾日鐵牛過的都是小心翼翼的,侯爺極少這般暴躁,尤其是那日在望月樓收到包裹之後, 簡直是“喪心病狂”的折磨自己。

趕往通州的路上全程騎馬,每日下馬的時候胯都合不上,隻能撇著腿走路。

作為過來人的範仲淹很是奇怪的對葉安問到:“長生這是這麼了?此次南下江淮未曾見你與哪位小娘子有染啊!何必這般?”

努力的控製自己的腿後, 葉安擠出尷尬的笑容道:“小娘子?哪來的小娘子?”

“哼!老夫乃是過來人,你這患得患失的模樣豈能躲過老夫的眼睛?此次南下江淮乃是為國事,可不敢狎妓。”

葉安立刻賭咒發誓道:“小子哪裡能做出狎妓之事?”

範仲淹微微點頭,他見過太多的年輕官員把持不住自己的心性,以至於沉溺於狎妓之風中不能自拔,官員狎妓並非不可,這本就是大宋官製中所允許的,但若是沉溺其中,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通州便是後世的南通,這裡乃是江淮重鎮,漕運發達的同時也擁有相當多的人口,算是江淮之地的上州。

一路上範仲淹都在對葉安誇讚通州知州吳遵路:“太後稱製,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道安條奏十餘事,語皆切直,忤太後意,出知常州後知通州。朝中人常言其知憂患也,你我在宿州賑災時我便派人仔細查問過, 鮮少有通州災民。”

葉安不由得看向範仲淹狡黠道:“範公如此看重吳遵路,何必在小子麵前這般做伐?”

範仲淹並不避諱,反倒是坦然承認道:“此人博學有度,心思縝密,有未雨綢繆之能,眼光獨到,有輔國之才,可為朝中重臣!”

隨著範仲淹的話葉安便明白他的用意,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必須現在拉攏,能被範仲淹如此誇讚的人,必然充滿了改革的意願,此時不拉攏更待何時?

當然,這種拉攏並沒有錯,如果通州真的沒有災情,或是災情較輕的話,朝廷該有的嘉獎也會有的,但如果有老範從中說項,調任東京也並非難事。

葉安笑道:“若通州災情真的尚好,葉安自然願意隨同範公一同上疏的。”

範仲淹要的便是這句話, 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甚好。”

但當兩人真正抵達通州後卻發現事情遠非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好,而是太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