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賑濟災民,朝廷對待白蓮社這種結社組織的態度便要強硬的多。
無論是士大夫階級還是趙禎這位官家從心底裡最不願看到的便是民間社會的動力動蕩,白蓮社已經與蠱惑百姓造反的言論出現了,這對統治階級來說是絕不能容忍的。
你能說大宋的皇帝仁慈,對於那些妄言造反和稱帝的可笑之徒總是網開一麵,但白蓮社不同,這是真正要以造反為目的的社團組織。
老趙家得國不正,最怕的便是民間造反,當然朝堂上下也都知道大宋的雜稅較多,尤以川陝,江淮,兩廣為重,但若非有這些雜稅,大宋王朝哪來的錢糧用於北方的邊防?
老百姓對稅收不滿可以調和,可以由士大夫們給出更為精細的稅收方式,但唯獨不能用造反來對抗。
話雖不是這麼說,但朝堂上下的態度卻出奇的一致,唯有葉安一人覺得老百姓造反理所應當,都把人逼得活不下去了,都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不造反乾嘛?
葉安不是不認同造反,而是覺得白蓮社造反不行,戴德坤作為白蓮社的頭頭,由他造反更不行!
回顧漢家的曆史,一次次的農民起義中絕大多數下場淒慘的依舊是農民,尋常百姓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改朝換代的情況極少,往往是便宜了其他政權,讓人家坐收漁翁之利。
隻不過讓葉安沒想到的是,就算朝堂態度堅決,但給葉安的人手依舊遠遠不足,江淮之地白蓮四起,於是趙禎在詢問過張士遜與李迪二人後決定,讓範仲淹繼續進行災民的安撫工作,而葉安則是要擔負起剿滅白蓮社的重任,為此特意給了葉安一個江淮路經略使的差遣。
這個差遣名頭很大,就等同於執掌淮南西路與淮南東路的軍政大權,在特殊情況下甚至直接統管軍民,可謂是權利極大。
一般也隻有在遇到叛亂的時候才會設置這樣重要的差遣,並且還都是給當朝相公的,範仲淹在聽到這名號後微微皺眉,他並未因葉安得了如此隆重的差遣而覺得高興,相反而是十分擔憂。
“朝廷給你經略使一職恐非好事,眼下江淮白蓮匪起,情況雜糅,我等尚未摸清便要清剿,你這帥司一旦樹起,便是天下側目,哦,還有兵額,朝廷給了你多少的兵額?這些在樞密院的文書中有詳細擬定,萬萬不可超了去,否則言官台諫亦不會放過,再有便是廂軍禁軍,這江淮之地多為安定,禁軍屈指可數,且各有職司,你怕是尚且調用不得,倒是廂軍不在少數,可那些廂軍……”
隨著範仲淹的話音落下,邊上原本還一臉慈祥的吳遵路臉色驟變,扯著嗓子叫道:“這不是坑人嘛?!莫不是之前你們在宿州城時得罪了張相公,這便反手一個險招?如今你手中要人沒人,要物沒物,恐有個帥司的名頭有何用?哦……這是在堵旁人的嘴嘞!”
吳遵路猛地反應過來,指責東京城的方向就要破口大罵,給了葉安高高的差遣卻不給人,一旦剿滅白蓮社之事有所差池,那便將所有屎盆子都扣在了他的頭上。
這顯然是張士遜的小人之心在作祟,但葉安卻拉住吳遵路道:“不給人更好,吳知州難道不知我葉安有何本事?旁的不好說,但在兵事上還是略知一二的。”
隻聽範仲淹幽幽道:“怕的就是你功勞太大……此地不同環州,甘涼啊!腹內之地,外強中乾,若有……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