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白蓮社的全貌(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369 字 12個月前

葉安將他的經略使司衙門設在了通州,原因很簡單,此處交通便利,環境相對安定,並且戴德坤的老巢就在盤龍山內。

當然,戴德坤也發現了方林月的叛逃,葉安不會讓他有閒工夫去收拾方林月,先一步發動了對白蓮社的“輿論攻勢”。

吳遵路尤善筆劄,文采相當了得,簡單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下都能栩栩如生,讓人聽得身臨其境一般,葉安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恭恭敬敬的給老吳研磨鎮紙,請人家給寫了一段《討白蓮逆匪書,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不在於揭露白蓮社的黑暗,相反而是在宣揚白蓮社的謊言。

用範仲淹與吳遵路的話來說,若是將白蓮社之事徹底揭露出來,那些肮臟不堪之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是有損朝廷顏麵的。

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老範和老吳兩人還來了一場危機公關。

話是這麼說沒錯,可白蓮社的那些事情就這麼算了也是不可能,老吳在這片文章中痛斥白蓮社的妖言惑眾,為了就是自身之利,並且列舉了許多事,無論是發展信眾,還是讓心中購買福水,這些行為不都是在搜刮民脂民膏嗎?至於福水的作用,那些花了錢買的人能不知道?他們之所以鼓吹福水有用,包治百病,那是因為他們不甘心,想要把福水賣給更多的人收回自己的投入!

沒錯,眼下的白蓮社已經開始通過售賣福水的方式進行發展了,原本戴德坤買的還是信仰,以信仰作為自己的產品進行傳銷,而現在他的產品已經從虛無縹緲的信仰變成了包治百病的療效,這就是欺騙。

但有產品的傳銷模式會更加迅速,發展的信眾數量也是多的驚人,但令葉安沒想到的是,戴德坤居然采用了內外隔離的營銷模式,外圍信眾與核心信眾完全不同。

外圍信眾數量龐大,但並不是牢靠的基礎,這些人因為思維簡單被騙入白蓮社,接著又被瘋狂洗腦成為了“傳銷”中的一員,簡簡單單被利用的棋子而已,並且就算是外圍信眾也依舊對白蓮社死心塌地的信任,因為他們已經入社很長一段時間了。

至於白蓮社的核心成員則是從這些外圍成員中遴選出來的,不光是被深度洗腦,更是有著強大的利益牽絆,其中就包括了本就不用上稅的流民,山民,以及囚犯。

在這個時代,死走逃亡的犯人不在少數,隻要能從監獄中逃出,躲避差人的注意,絕大多數的聰明人有很大幾率離開當地追捕範圍,逃往其他地方繼續生活下去。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信息實在不太發達,連飛鴿傳書這種通信方式已經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快的通訊手段了,還能有啥要求?

但信鴿同樣有缺點,信鴿隻能單行通行,而不能雙向,所以兩地要達成雙向通信,那就必須都要豢養信鴿,並且要將自己一方的信鴿送到對方所在他們才能帶著書信返回自己的窩,絕不是像後世電視劇中一樣隨手一放信鴿便會抵達人們想要它去的地方,那不是信鴿那是自動導航!

葉安此時才發現自己對白蓮社的了解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白蓮社的麵貌連方林月恐怕也不清楚,畢竟說到底她不過是被戴德坤所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