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看不見的博弈(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741 字 11個月前

“正朝綱、塞邪徑、禁貨賄、辨佞壬、絕女謁,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這八條規勸句句在理,也說進了朕的心中啊!”

趙禎仿佛翻看呂夷簡的奏疏,最終也認可他的能力,隨手放在了桌麵上,匆匆而來的陳彤在邊上苦笑著道:“官家,閆文應多嘴了些,早該打板子,還是換奴婢來伺候您才是。”

“朕是想讓你回去陪陪家中老母,誰曾想那殺才多少還是同外朝諸事牽扯在一起,難怪當初張士遜在宮中訓斥他,也是在理!”

“官家說的是!”陳彤隻敢在邊上應聲,不敢再過多言語,他不是閆文應,可不想讓自己成為朝堂上博弈的犧牲者。

從小他便知道,在宮中千萬不能攪合到朝堂上的紛爭中去,作為宦官彆人利用起來最為得心應手,但同樣被人放棄掉也最為容易。

無論藍大官和陳大官,都是在身不由己的時候才會做出選擇,眼下張士遜的處境便頗為危險,呂相公這是打算回來了。

大宋官製便是設立一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相公,另有兩位參知政事為副相,為的就是限製宰相之權。

如今身為參知政事的薛奎與李迪都以對張士遜不滿,嗅覺敏銳的陳彤豈能不知大宋的中書即將改天換地?

這裡是尚充儀的錦繡宮,官家與郭皇後之間以有間隙,不長走動,來這裡或是去往楊美人的蘭秀苑倒是比去往慈明殿還頻繁。

陳彤也知曉官家這麼做不合規矩,畢竟皇後乃是中宮,你寵幸嬪妃美人可以,但不能太過,現在皇後覺得自己受辱,常在宮中辱罵這兩位。

連起居郎都看不下去,在起居注中落筆“後性妒,屢與忿爭”。

本來官家與郭皇後還是有些情義的,但郭皇後不該仗著太後恩寵便在宮中跋扈,以為官家看不出來,其實官家什麼都知曉。

如今太後駕崩,郭皇後便沒有任何靠山了,可她還不知收斂,無論宮中嬪妃還是宮外誥命,皆不喜皇後,唯一能同皇後走動的也隻有陽城縣君了。

陳彤隱隱感覺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朝堂之中的紛爭是一回事,可後宮之中為何亦有紛爭?還如此激烈……這讓久居宮中的陳彤嗅出了一絲陰謀的氣味。

不得不說陳彤的“嗅覺敏銳”,呂夷簡作為三朝老臣,早已發現自己出外乃是無妄之災,原因就在郭皇後的身上,當初她一句“夷簡獨不附太後邪?但多機巧,善應變耳。”才使得自己被官家罷相,這就是個禍端。

就算自己起複相位,有這麼一個皇後在宮中屢進讒言,自己也受不了,於是便暗中指使閆文應從中挑唆皇後與尚、楊二人之間的間隙,以郭皇後善妒的性格,早晚會惹怒官家。

隻要郭皇後被官家徹底厭棄,那就無法再對自己構成威脅,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要說官家與郭皇後之間沒有情愫那是不可能的,但再多的情愫也無法彌補官家與其之間的裂縫。

本來官家就不想立她為後,乃是聖人強加之意,如今太後駕崩官家的心就如同飛出籠的鳥,此時郭皇後再飛揚跋扈,官家隻會更加厭棄。

對於呂夷簡來說,扳倒張士遜後自己再度回朝拜相並不難,難的就是如何讓郭皇後不敢再對自己暗中下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