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第一封行文(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81 字 11個月前

李忠渡笑道:“好叫經略使知曉,咱們從通州州衙調來的刀筆吏中有一人精通算學,可謂是下官入仕這麼多年來見過算學一頂一的大家嘞!此人名叫賈憲,通州崇明縣人氏。”

葉安點了點頭,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些印象,但又實在想不起來在哪裡聽說過,便道:“待會讓他來尋我,算學之用你們也都見識過了,這天下算學人才可不多,本官又喜算學,倒是巧了。”

張文舉在邊上附和道:“這下好了,經略使得了學問上的知己,這賈憲也得了您的賞識嘞!”

葉安並未理睬這個馬匹,仔細翻看了手中的賬冊,他驚訝的發現這個賈憲算的不光快且相當準確,各軍儲備的糧食甚至計算到了幾兩幾錢,比一般的刀筆吏不知強了多少。

誇讚過賈憲後,葉安這才將手中的文卷放下,並且看向張文舉與李忠渡道:“你們一個是帥司的參謀官,一個是參議官,乃本侯的左膀右臂,眼下江淮各州府廂軍的模樣你們也從文卷中看到了,這樣的廂軍連山匪流寇怕是都對付不了,更彆提剿滅白蓮社的妖人,本官之前可是已經去往白蓮社所在的盤龍山中一探究竟,這通州境內便有其巢穴,而通州並無兵馬可用,怕也是白蓮匪眾群聚於此的原因之一,連廂軍都靠不住,通州的民壯就更不可能了。”

見一旁的張文舉打算開口,葉安想都不想便知曉他心中的打算。

通州雖無廂軍,但卻有本州民壯可用,他肯定是在打這些民壯的主意,但民壯在葉安看來隻能維持地方上的事情,對於剿匪根本想都不要用想,一群手拿粗略兵器、沒有經受過專業訓練的農人,還是無償的,你讓人家去剿匪?!

但凡遇到凶悍些的匪寇,一個回合就會被衝的作鳥獸散,大宋的匪寇可不是開玩笑,連地方上的縣衙都不願與之交鋒。

張文舉與李忠渡呐呐不言,而葉安卻道:“各州廂軍也並非不能重整軍備,你們也知曉本侯的計劃,將多餘的廂軍改編為農墾軍,開荒種田落其戶籍,但並非所有廂軍都願成為農墾所在,亦有想要依靠軍功往上走的,本侯便願給他們這個機會,發出告示給江淮各州府廂軍指揮使,讓他麼現在還在任的時候給本官做些實事,凡毫州集慶軍、壽州忠正軍,真州六合軍、高郵懷安軍、廬州保信軍,還有宿州保靜軍之廂軍兵卒皆可入新軍,由各軍文吏登記造冊,送呈帥司!”

兩人對視一眼,齊齊叉手道:“屬下尊令。”

這是葉安上任經略使以來的第一份軍令,並且通報各州府廂軍的,在張文舉與李忠渡編寫成書後,由快馬發往各軍。

葉安給廂軍的選擇越多,這些廂軍的怨言便越少。

江淮各州府廂軍整編新軍的消息已經傳開了,有人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再不濟作為農墾軍還是有地種的,朝廷發放的農具良種層層扒皮後到自己手中的能有多少暫且不論,有地種就是天大的好事,總比在廂軍的軍營中做雜役苦差慢慢爛掉要好的多。

挖溝渠,清河道,這些臟活,累活可都是廂軍所作,相比之下朝廷若能給一塊荒地開墾,就算是繳納重稅也無所謂,至少有個盼頭,但聽聞葉侯向官家請旨,免農墾軍兩年稅負,這話對於江淮的廂軍來說權且當作笑話來聽,哪能有這般的好事嘞?!

當葉安派出的快騎在軍中宣讀經略使鈞旨時,在場的廂軍都驚呆了,各軍指揮使多少也知道葉安的用意,這時候誰會去刁難葉安,畢竟自己的前途還要靠這位雲中郡侯。

這時候該配合自然會配合,其中最積極的便算是劉釗了,站在軍中親自宣讀葉安的政令,並且叫道:“往日裡叫你們好生操練不聽,眼下機會來了隻要是想靠著軍功給自己掙個封妻蔭子的,那便去文吏那登記造冊,若是不想那便也去登記,做個農墾軍也非不好,葉侯可是出了名的仗義,少不得你們的好處。”

保靜軍的軍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又有近百人加入新軍,剩下的還是打算參加農墾,在他們看來還是老實種地來的安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