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身在江淮,牽扯朝堂(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528 字 11個月前

呂公著驚訝的張大嘴,在他看來葉安改革江淮廂軍的文書早就應該發出,沒想到父親支持葉安的根本目的卻是為了自己的政績……

同樣不滿的不光有呂夷簡,還有身為樞密使的王曾,他沒想到李迪居然不尋自己這個新晉樞密使商量便與薛奎二人將旨意從中書發出!

呂夷簡說對了,朝堂之上真正支持葉安的人並不多,除了薛奎與李迪還有三司使蔡齊之外,便沒有幾個重臣支持葉安了,但在呂夷簡與王曾這種老謀深算的人看來,這也是一件撈取功勞的好機會。

不過朝堂上的這些事對葉安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此時的他正忙著訓練江淮各州府的廂軍,他們源源不斷的從駐地過來,有些數百人,有些隻有百十人,但加在一起卻有千人之多。

這千餘人集中在了通州城中不光給了吳遵路以壓力,同樣也讓戴德勝膽戰心驚,畢竟他還沒有造反的打算,這時候通州的力量每強大一分,便讓他的壓力多上一層。

範仲淹讚同葉安的計劃,既然知道白蓮社的老巢就在通州,那自然要加強通州的軍備,廂禁軍的訓練也必須要跟上。

隻不過這下卻苦了吳遵路,通州城內根本就沒有地方能夠安置這數千人,雖說廂禁軍的數量隻有一千餘人,可這些人都是拖家帶口而來啊!

並且葉安還給出了具體軍營的建設規劃,工程量相當之大,必須動用民夫才能完成建設,而身為通州的父母官,徭役又不能輕易開啟,否則必生民怨。

當著葉安與範仲淹的麵,吳遵路便開始哭窮,同時表現出自己體恤愛民之德:“通州百姓不易,雖躲過旱蝗之災,可既要接濟臨州災民,又要幸苦勞作,若開徭役攤派,恐民心動蕩,亦有損朝廷之威望,官家之仁德……”

看著他“悲憤交加”的模樣範仲淹差點笑出了聲,但他還是憋著笑意看向身邊的葉安,因為就在剛剛葉安向他闡述了一個完全不需要通州出力的辦法……

“吳知州的意思是我廂禁軍不得動用通州之民力便要自建軍營?這到也並非難事,本來本帥便向朝廷上疏,並向官家請旨撥付軍費,這其中本有通州的民力所需,這下便全留作軍用。”

吳遵路愣在原地,他沒想到葉安已經向朝廷上疏,並且能從蔡齊那個老貔貅那裡討要來軍費,這實在是不合常理啊!

他哪裡知道,蔡齊作為三司使是最支持葉安改革江淮廂軍的,這是長遠打算,若是葉安改革成功,每年會為國朝剩下萬巨的軍費!這時候花點小錢算得了什麼?

範仲淹瞧見吳遵路吃癟不由得笑出聲來:“本打算推脫的事,到頭來吃虧的卻是你這老倌,以為自己精打細算,實則卻錯失照拂本州百姓的良機啊!要知曉修建軍營還有工錢拿,如此能安置多少的百姓和災民?”

“啊!這!長生啊!你看如此善待百姓之事可否……”

“誒?!吳知州,咱們可是說好的,萬萬不能反悔啊!食言而肥之事可不是你堂堂一州知州能做出來的!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瞧見葉安與範仲淹得意洋洋的模樣,吳遵路隻覺得欲哭無淚,在無奈的歎息一聲後他也就釋然了,最少自己免除了本州百姓的勞役和攤派,雖然也少了些進項,有得必有失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