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剿匪,剿匪(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763 字 11個月前

從彪老五決定逃跑的那一刻開始,威風寨的反抗就已注定失敗。

最關鍵時刻大當家、二當家都不見了,而周老三還打算率領威風寨的核心成員進行抵抗,可最後的結果卻是久久不曾等到左寨老黃的支援,等到的隻有宋軍的強攻。

裝滿猛火油的罐子被投進山寨之中,二道寨門之後的威風寨已經沒有多大,隨著滿地的猛火油被點燃, 這場圍剿也陷入了尾聲。

事實上就算是主寨沒有被攻破周老三也等不到援軍,威風寨匪寇能想到的事葉安能想不到?

從這場圍剿的開始他便製定出了針對九鬥山匪寇最好的辦法,圍點打援,以進攻威風寨主寨為基礎,在其他山寨支援的必經之路上設伏兵。

利用地形優勢的伏擊並不需要多少兵卒便能完成以少勝多,何況廂禁軍們占據了武器裝備優勢, 小型化的投車, 背上山的猛火油,還有強勁的弩箭。

還是那句話, 經過係統性訓練的軍隊是這些山賊匪寇無法抵擋的,一開始廂禁軍的將士們還有些膽怯和緊張,但隨著鮮血和殺戮的不斷繼續,他們心中的那股子堅毅終於被喚醒。

漢人在骨血中便有著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古老基因,當這股子勁頭被逼出來之後,軍隊的氣質也隨之改變。

這是葉安多年來總結出的規律,大宋的軍隊不是沒有血性,事實上多年積攢下來的怨氣和憋屈讓他們更有爆發力。

看看西烈軍與懷遠軍,哪一個不是在一場場的戰鬥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他們的血性一點不比後世的軍隊要來的少。

戍邊的邊軍經曆的大小戰鬥不下百餘次,隻是規模有大有小,有些甚至寥寥幾筆就被帶過,但就是這些小規模的戰鬥和衝突給予了邊軍戰鬥的機會,也激發了他們的血性。

現在的廂禁軍也是如此,葉安之所以瞧不起東京城中的禁軍,最大原因是他們已經喪失了作為軍隊最基礎的東西,血性。

就算模樣再威武,就算本事再強, 就算身上有著那股子天家禁軍的威儀,可那種骨子裡的悍不畏死的勇氣卻是他們最缺少的。

戰場上有擊殺就會有犧牲,在威風寨被攻破,匪寇被正法後,葉安便命廂禁軍各都開始統計傷亡。

那些打算前往進入山洞收繳威風寨財物的人被鐵牛等一眾老兵給踹在地上,眼下威風寨的匪寇已經被圍剿,但還沒到深入山洞的時候。

裡麵有沒有落單的匪寇,有沒有機關陷阱這些都不清楚,還有投降的匪寇需要看管,也需要對他們進行突擊審問。

最重要的一點是戰後必須在第一時間統計傷亡,救助傷者!

這一點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戰場上每存活下來一名士兵都將成長為老兵,雖說算不上精銳,可也是未來廂禁軍的中堅力量。

至於這些匪寇的財富,已是囊中之物,何須著急?

清點下來的傷亡在葉安看來不容樂觀,圍剿不到三百人的匪寇居然犧牲了五十六名廂禁軍將士,從傷痕上來看其中最多的是在後背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