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宗主國”(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99 字 2024-04-21

可惜,倭人目光短淺,他們從骨子裡認為隻有睥睨四方的漢家才是鼎盛的漢家,才值得他們去偷師,眼下的大宋群狼環伺,已無盛唐之狀,他們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內在的力量。

大宋看似積貧積弱,可實際上卻是漢家王朝中最有潛力的存在,雖無乾坤一輿,但燕雲之地也並非不能收回。

強大的文明不光體現在軍事實力上,更體現在這個國家的發展潛力上,何況大宋的軍事實力也並非看上去那麼孱弱。

就算將要現在的大宋軍隊拉出去,也是能隨便掉打周圍的小國,就連強大的遼朝在南下侵略時都沒有辦法戰勝大宋,還要擔心自己在不斷的戰爭開銷中先一步崩潰。

遼人其實比宋人更清楚敵人的強大,但凡是坐上開國帝王之位的人就不會有狹隘的眼光,從遼太祖到蕭太後,遼朝這些年來不是沒打過統一中原入主漢家的主意,相反他們不光想過還進行屢次嘗試,但結果卻是讓他們認清現實,論持久戰、攻堅戰,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大宋的對手。

大宋的科技,文明領先於這個時代太多,一直走在最前沿,若不能一鼓而下整個大宋,那極為漫長的縱深不是遼朝輝煌的戰績,而是埋葬他們的懸崖峭壁。

蕞爾小國根本不會理解這些深層次的東西,在他們眼中代表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隻有軍事實力,如此大宋當然算不上是一個“強國”。

倭國人不在乎的,可彆人在乎,青塘人,黨項人,契丹人甚至是交趾人都重視身邊的這位鄰居,因為大宋的政治,文化,經濟,甚至是軍事都對他們或多或少的進行影響。

年節時候的上貢便是他們的一種反饋,都希望從這場外交中獲得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青塘使者躬身施禮,同時將貢物禮單上呈,邊上的禮部官員開始朗讀:“青塘使獻夜光杯三對,蜜瓜百斤,當歸百斤,青鹽千斤,白牛千頭!”

“平身!”

隨著趙禎的話青塘使者緩緩起身,見禮部官員已經將自己的禮單放下這才開口道:“青塘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角廝羅恭祝官家年節福瑞,永享太平!”

趙禎麵露微笑緩緩點頭道:“角廝羅有心了,朕讓他戍邊我大宋西北之地,看看他這些貢物便可知眼下的青塘端是太平富庶啊!授角廝羅保順軍節度觀察留後!”

這是三品武臣寄祿官,沒有任何實際作用隻是一種榮譽稱號並有一些俸祿補貼僅此而已,角廝羅根本不缺大宋朝廷的那點俸祿,但他缺的是名正言順的管理青塘,他要做青塘的王。

角廝羅也有自己的苦衷,無論青塘如何壯大,如何向大宋俯首稱臣,涼州府的西烈軍,甘州的懷遠軍始終虎視眈眈的盯著。

李元昊對青塘的攻伐雖然雖敗了,但他吞並青塘之心卻從未熄滅過,角廝羅就是要利用大宋對青塘合法性的承認來阻止李元昊。

他明白,就算自己能阻擋李元昊一次,兩次的進攻,但不可能阻止李元昊長久的蠶食與攻伐。

/72/72826/,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