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輸家(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08 字 11個月前

正是揣摩到了這一點,他才會如此肆無忌憚,宋人想要休養生息,想要更加繁榮強大,他們從根本上就沒有想過同遼朝或是黨項開戰。

無論發展十年,百年,宋人都不會主動同外朝作戰,這是李元昊所看透的本質,他從不擔心……

李元昊的想法並沒有錯,就算趙禎想要留下黨項大軍,朝臣們也會想儘辦法將他們給放走,因為在葉安的想法中是暫時無法與黨項開戰,而在朝臣們的想法中則是永遠不與黨項開戰。

黨項人在邊軍的搖旗呐喊中離開了會州的土地,走的時候並沒有從來時的柔猿山密道離開,而是冠冕堂皇的從邊關離開的。

這一舉動足以說明李元昊的底氣,而朝廷上下立刻開始了為趙禎的歌功頌德,說這是在官家英明神武的領導下,睿智的運籌帷幄下擊退了黨項人的犯邊。

沒錯,黨項的南侵被朝廷定義為犯邊劫掠,城池被攻陷,土地被劫掠,百姓被屠戮到了朝臣們的嘴裡便成了“打穀草”的劫掠了。

葉安看到朝廷的邸報時已經不知該如何評價,同樣年輕的禦史清流也在不斷的上疏,諫言官家當對黨項施以雷霆手段,不應僅以敕書斥責而作罷。

但這些奏疏很快便石沉大海,兩府相公們的態度已經足夠說明一切了,呂夷簡,王曙,王曾皆以“黨項兵退,不宜深究”為由,勸誡趙禎重開榷場。

於是趙禎便下旨,重開甘涼榷場,同時在會州再設榷市,由三司派遣官員監督。

很多時候黨項主動進攻大宋皆是因榷場關閉或禁絕商貿所致,匱乏的物資使得黨項人生活困難,唯有以戰爭的行事,才能逼迫大宋重開貿易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而大宋關閉榷場,禁絕貨物也是為了懲治黨項人的不老實,提醒李元昊莫要忘記自己的身份,於是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走私生意卻在西北邊境上做的風生水起,隻可惜會州一戰不光使會州百姓損失慘重,更使得走私貨物的商賈損失萬巨,其中最慘的便要屬李遵勖了。

打死他也想不到,李元昊居然敢對會州發動進攻,駙馬府的貨物就在敷川城中,雖說最終還是被黨項人給劫走了,可黨項的商賈卻不認同這件事,他們沒收到李遵勖的貨物,隻是收到了黨項同胞低價送來的貨物,僅此而已。

至於黨項的貨物,那還是要賣給大宋的,李遵勖的商號掌櫃磨破了嘴皮子都沒用,該給的錢一文也不能少,否則便低價賣給其他商號,反正大宋又不是隻有你一家商號?

於是原本應該賣給李遵勖家的黨項貨物儘數被賣給了出價更高些的阜豐商號,一時間李家的生意風雨飄搖。

自家本身的貨被黨項人給劫走了,原本應該賣給自己的貨被阜豐商號所買走,再加上所欠普惠商號的貸款,一時間李遵勖焦頭爛額的想著如何躲債。

李端懿與王英娘攜手到了信陵坊,站在雲中郡侯府門前卻駐足不前,他們二人不知該如何對葉安開口。

尤其是英娘,曾經自己心中的良配已經有了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她所意想不到的,那個自己當初還有些居高臨下的小道士,如今已成自己所求之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