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葉安的判斷現在大宋的實力與他曾經所熟知的曆史已經不同,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技術上都要強大過曾經的“自己”。
隻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對周邊同樣也產生了變化,比如黨項與遼朝,北方的強鄰已經開始逐漸衰落,這種衰落在表麵上看不出,但卻能從各種數據中發現。
葉安從普惠商號的信息中發現了遼朝極大的隱患,貴族階級開始了驕奢淫逸的生活,對女真以及北方諸部的壓榨更加嚴重。
這倆個民族可都不是好相與的,一個發於白山黑水之中,凶猛彪悍,一個發源於北方大草原,就不知道什麼叫流血犧牲。
武力值彪悍的他們能被遼朝段時間的壓榨和統治,但若出現滅族的可能,那必定會奮起反擊,就連最軟弱的人都知道要為自己的身家性命所拚搏,何況是與天地鬥爭多年的遊牧民族?
葉安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說大宋經濟建設比較差勁,而契丹人就根本沒有經濟建設,他們不知道什麼叫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
雖然知道大宋剛剛出現的官鈔能夠進行大宗商品的支付,但也隻是了解而已,知道官鈔到了他們手中也能購買大宋的商品,可卻不知紙質貨幣與金屬貨幣之間的關係。
遼朝也有漢家百姓入朝為官的,但他們的思想根本無法跟得上大宋進步的速度,古人為何不善變通,改革阻力極大?
因為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待的太久了,他們認為這種環境已經是最好的,隻要在這框架之中就不會有多少錯誤,就算是有也能借鑒前人的經驗很快度過。
而大宋不同,眼下這個經濟無比繁榮,技術快速進步的王朝正走在一條曆史的岔道上。
但唯一讓葉安沒想到的是,在大宋強大的同時,黨項人居然也趕上了這般順風車,大抵是潛入過東京城的緣故,李元昊對大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感興趣。
雖然他一邊樹立黨項民族的獨立性,但在政治體係和經濟體係上卻在照搬了大宋,在科學技術更是在模仿。
當初還是大宋西北門戶的黨項,利用自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大宋的貿易中賺走了大量財富。
可能是普惠商號給他帶來的影響,李元昊對財富的渴望非常執著,隻有財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買到大宋的貨物,隻有財富充裕,才能讓黨項百姓跟隨他這位王上。
於是李元昊在通商大宋貿易的過程中也不斷的對西域進行征伐,唯有如此才能滿足他對財富的需求,而據大和尚傳來的消息,李元昊用這些錢財不斷的囤積所需,武裝自己的軍隊,劫掠大宋隻是他彰顯自己實力的手段而已,真正的重心依舊放在了西域。
但唯一讓他沒想到的是,葉安早已提前一步部署,高昌城在西烈軍與懷遠軍的秘密支援下被攻陷,其實也算不上多難的事情。
高昌城雖然強大堅固,但城門依舊是木質的,為了拿下這座堅城,丁小乙與關萬山兩人準備了數千斤黑火藥,強大的爆炸直接將城門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