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火器的悲哀(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578 字 11個月前

以甘涼的經濟條件,修建巨大的城牆完全不在話下,而現在的甘涼以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甘涼了,整個西域的大片土地都以成為甘涼的附庸。

說是附庸並不貼切,應該說是甘涼的土地,雖然西域很大,但卻被葉安劃分為一個府,新疆府,那裡的所有百姓依舊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生活,無論是什麼民族,什麼風俗,什麼信仰,都可以保留,但必須在新疆府上戶籍,由所在城池進行管理。

從理論上來說,整個新疆府內的人都是一樣的,隻不過在羅珊娜女王的治理下,所有部族必須解除仇恨,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聯手防禦西夏。

對於新疆府的管理甘涼是沒有插手的,為的就是避免當地百姓的排斥,隻不過羅珊娜的所有政策和管理方案,必有由甘涼出具,並且新疆府的官員也需前往甘涼培訓。

羅珊娜並不覺得這樣就能改變什麼,無論是叫新疆府還是叫西州都沒有什麼區彆!

但很快她便發現問題,西州的百姓在逐漸的改變,變得更像漢人!並且西州的官員也是如此,他們倒是不像大宋的官員,卻更像甘涼的官員!

葉安掌握的不光是甘涼,現在還有新疆府,以至於大宋的貿易必須要從他所控製的土地經過,他所奉行的也正是廣積糧,高築牆的政策,絕不插手各勢力之間的爭鬥。

唯一一點,現在的甘涼還屬於大宋,新疆府也屬於大宋,隻不過沒人會承認這點而已。

在葉安看來大宋對西夏的進攻肯定不會有成效,就以火器為例,大宋的火器雖說不及甘涼,但多少也具備了強悍的戰力,對於西夏那種隻不過將火器運用在戰術上的一小伎倆來說有著碾壓的優勢,可在實際的運用上卻是更為不堪。

一開始葉安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麵,但漸漸的他從諸多情報上明白了一切,根本問題還是製度。

大宋就沒有一套完整的新兵訓練製度,老帶新是有的,可老兵不接受火器,在他們眼中火器射速慢,即便是簡化了操作可還是複雜,不如弩箭好用。

射程更是與弩箭差不多,至於準頭,或許比弩箭強些,但在戰爭中為何不用弩箭?

另一個問題便是采購環節的貪腐問題,大宋的軍隊連兵額都能吃空餉,對於火器之中花費巨大,耗費更大的物資來說就更可以層層扒皮了。

火器是需要保存,消耗的,訓練所用一次便能讓一軍之將校得到充足的費用,而稍稍想要中飽私囊的將軍隻需假借幾次訓練的名義,便能從朝廷要到錢財,至於所需並不需要補充,點幾堆篝火便好。

所以大多數的宋軍手中所用的火器依舊是當初朝廷配發的那一批,時間過去這麼久了,能不能用軍中的士兵還不清楚?

用那些不一定打響的火器,還不如用弩箭呢!

無論給他們配備怎樣的火器,結果都是一樣,在甘涼士兵眼中,火器是西烈軍與懷遠軍的性命,在宋軍士兵眼中,冷兵器都不一定可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