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相信當安西便繁榮、富饒的時候,這裡的百姓會成為安西最大的擁躉,他不喜歡強權和暴政,他喜歡的是春風化雨,喜歡的是潤物無聲。
他要讓安西的百姓自己選擇成為這片土地上的擁躉,讓他們自覺服從河西的領導,這並非難事。
涼州府的大院比平常安靜些,各司衙門的主官都不在,底下的人便安靜做事,一切都有規章製度,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成為習慣。
至於各司主官,皆在花廳中開會,裴承文坐在上首盯著眼前的文書道:“安西都護府雖有葉侯指派的都護,但也該從咱們河西派遣一位主官過去輔助其管理地方才是,如今之際人選未定,各位可有推薦?”
在場眾人默然不語,安西都護府畢竟不比河西,就連新疆府都比不上,何況還有一個大都護在那裡,去了可能還不受人家待見。
但不派人去又不行,許多基層官吏已經在安西乾的風生水起,這時候若沒有一個主官坐鎮,早晚會出現大問題。
當葉安出現的時候,裴承文便不再操心人選問題,趕緊將上首的主位讓出來道:“侯爺,我等正商談派遣誰去安西坐鎮指揮。”
葉安笑了笑看向眾人道:“諸位是不是覺得安西隻要有大都護在可?但諸位不要忘了,唐時設立安西都護府,隻重軍事而輕行政,故不能長治久安。
咱們自然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不光要設立主官,派遣基層官吏,更要完善其製,河西各司之製雖不能照搬,但該有的卻必須要有。
如此便從各司抽調精乾去往碎葉城組建衙署,一定要完善安西的製度,至於主官人選,某覺得文同文司正最為合適。”
文同現在是教育司的副司正,但他的才乾卻遠不止在教育上,作為一個官員他有著極大的政治抱負,他的理想就是將河西打造成一個以律法為綱,製度先進的所在。
所以葉安覺得派遣他是率領安西改製的最妥當的人選。
尤其是作為司正的杜夫子,第一個起身附議道:“葉侯所言極是,文同為我教育司副司正,諸多改革親力親為,有眼光,有才乾,事必躬親,老夫也是佩服的,其確能勝任安西都護府長史一職!”
見葉安親自點名,一種官員自然附和,而文同也不推辭,起身道:“文同雖才疏學淺,卻有西行之誌,願任安西都護府長史一職。”
葉安點了點頭,但隨即道:“長史之名乃舊時唐製,便以國朝通判為主官之名,與大都護平級即可。”
眾人再次附議,確實,在河西文武之製多為平級,為的就是避免大宋重文輕武的現象這沒有什麼好說的。
散會之後葉安單獨留下文同,看著這個曾經意氣風發前來河西的讀書人以略有華發,一時頗多感慨:“文先生為河西費心良多,葉某感激不儘,此次前往安西希望先生多多保重身體。”
誰知文同哈哈大笑道:“葉侯言重,這兩鬢斑白乃是老夫所願,河西之製有今天的某樣,老夫甚感欣慰,百姓有法可依,孩童有學可上,青壯有工可做,生老病死皆有規矩,這便是老夫最大的欣慰,若能讓安西如此,老夫便是身死又何妨?”
“你可不能身死,那我河西便虧大了!”
這個時代的文人就一點不好,總想著身死效命,這麼多年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容易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