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可以看到的恐懼(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085 字 11個月前

鐵器也是能用榫卯結構的,隻要精度足夠,便能極大的解決氣密性問題,火槍的威力自然也就更大。

河西鐵器司乃是諸多產業的基礎,為此葉安投入了最大的人力物力,收獲也是相當豐富,水力機床中不光有車床,還有銑床、磨床、鑽床、刨床、插床、鏜床。

幾乎後世工業所需的基本車床河西現在都掌握了,再加上水力驅動,調節快慢等技術的成形,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的“高精度”已經算不得難事。

這也才有了眼下的後裝旋轉閉鎖火槍,並且被以乾支紀年所命名為“癸未年式火槍”或者叫“癸未火槍”。

這種火槍的擊發速度已經很快了,再加上專業的訓練和科學的射擊隊形,那有效發射非常壯觀,三排士兵輪換裝填,待發,速度之快,簡直如同海量不斷侵襲。

所以在看了一次之後,王拱辰便渾渾噩噩的離開,走的時候嘴巴裡還念念有詞:“國朝火器頹廢若斯!”

三日之後王拱辰便知道這是葉安對他發出的最後警告,根本就沒有什麼好說的,這時候還賴著不走已然沒有意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在河西看到的一切奏報給官家。

所以從打算離開的那一天開始,葉安以及涼州城上下就沒有瞧見王拱辰,他不是在倌驛中就是在車中,用回憶不斷的勾勒出涼州府現在的模樣,並且悄然讓仆從趕著馬車在涼州城亂轉。

他隻看到了涼州府,河西還有更多的地方沒有看到,但這並不妨礙他通過涼州府的製度來完善整個河西的模樣。

真正見識過河西的人不多,但能如他一樣事無巨細的記錄,分析的人便更少了。

王拱辰雖然是個讓人厭惡的禦史,可有些時候他的小聰明真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當了這麼多年的禦史之後,更是有著獨特的眼光。

他或許不是範仲淹那種改革派,也不是杜衍、韓琦那種支持改革的人,但他絕對是一個知曉利害和危險的人。

尤是在涼州城中看到這裡的製度,軍備,完全不同於大宋且是一種更為高效的管理方式後,他便知道雙方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現在的他已經明白,若是朝廷對河西動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兵事上大宋都難以碾壓這裡,並且還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得不償失的事可不能做,就像現在對李元昊用兵一樣,河西或許還能牽製住李元昊,至少現在的河西在名義上還是屬於大宋的一部分。

如果把河西逼的太緊,如果河西與黨項勾結……王拱辰不敢再想下去。

一個府州已經夠大宋頭疼的了,現在又多了個河西,並且發展之快令人瞠目結舌,馬車中的王拱辰回憶起在涼州城大街小巷看到的標語。

那些所謂的“複我華夏”“收複故地”“山河依舊”的辭藻看著像是對黨項,遼朝的口誅筆伐,可若是放在國朝的身上……

王拱辰不敢想下去,單單是那些讀書孩童的眼神看著都讓人覺著肝顫。

回頭從車窗內看了一眼高大氣派的涼州府城牆,王拱辰並沒有同四周的路人一樣臉上充滿希望,而是覺得一股子涼氣從腳底直衝天靈蓋。

這個看似是屬於漢家,屬於大宋的河西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說什麼前無古人後來者的話沒有任何意義,王拱辰隻知道這條路與大宋截然不同,這就足夠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