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冗官非冗(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755 字 11個月前

但白紙黑字的報紙上卻有明確表述又由不得百姓們不相信,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發現了另一個更為勁爆的消息--河西將要開官員“考試錄取”。

考試錄取,這不就是類似於科舉取士一般的製度嗎?

稍有見識的人便知曉,涼州府之所以發布如此政令,為的是滿足日益增加的官員管理空缺,絕大多數人以為這是涼州府缺少官員的表現,但隻有葉安明白,這是河西官製改革的開始。

擁有自己的招募官員的方式和渠道,之前大學生畢業後進行篩選已經是第一次試探,但現在真的等不及了,不是官員缺口大,而是公務員的缺口太大。

“專人專事”永遠是效率最高的行政方式,河西的製度想要高效,想要積極,那就必須開放公務員的遴選,同時提高各崗位的待遇和編製問題。

原本在大宋屬於賤役卻有權利的職業有很多,勞役,衙役,地位更高些的裡長,坊正,以及衙門裡最讓人瞧不起的刀筆吏等等根本不勝枚舉。

葉安想要讓所有官府的人員,哪怕是雇傭性質的人員都變得專業化,成為能有效辦事的公務員,那就必須擴大隊伍的招收麵以及人員素質。

現在的甘涼有的是學曆提高且收到過思想教育的年輕人,說的難聽點葉安這一舉動就是在收買他們。

隻不過此處的“收買”和卑鄙行徑不同,而是一種正向的捆綁,讓這些有抱負和理想的年輕人有機會參與到河西的建設中,同樣也通過他們改變人們對固定職業卑賤的看法。

涼州城,府衙會議廳中再次聚集了河西的高官,這一次就連範子淵也趕來了,他不光是自己來的,還和劉涵帶著他們訓練組建完成的迅捷軍兩千人抵達,目的之後一個接受檢閱。

會議廳中眾人依次發言,各抒己見,有支持此舉的,也有反對的,不一而足,但葉安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葉侯,下官覺得這些年輕人剛從校門走出便投身官場,這恐怕稍欠妥當。”

葉安笑了笑,環顧四周見猶豫的人還挺多便笑道:“這世上什麼是不變的?誰能告訴我說他自己不會變老?自己的職位不會被彆人所取代?恐怕沒有吧?

世界是咱們的也是年輕人的,但歸根結底是年輕人的!若是不早早培養,等真的需要時,咱們又去哪去尋人來頂替上?”

杜夫子在邊上緩緩點頭道:“葉侯所言極是,諸位也看到了,咱們涼州大學畢業的學子有哪一個不是獨當一麵的人才?就算是去全然不會的行當,隻要幾日的功夫便能勝任其位。”

這話倒是不假,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最強的不是他腦袋裡的知識,相反而是他學習東西的能力。

就這樣,河西進行了官製改革,將許多職位直接改為公務製,就比如衙役改為了交警與巡警兩類,捕快則改為了刑警。

不光責任更加明確,同時發放統一薪酬和福利,連社會地位都提高到了他們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涼州府衙門作為典範帶頭做出改變,將要原本一體的“公檢法”進行了區分,於是涼州城中出現了緝捕院,判案院以及監察院。

這還隻是僅僅是司法體係中的改變,至於其他職能機構也在迅速發展,所有的官曹小吏全部變成了官身的公務員。

公務員,顧名思義公務之員,官府體係中有著龐大的官吏,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並非官身,而在大家都變成公務員後,所謂的官身也就消失了。

所有在官府當差之人都是公務員,且專人負責專事,上司會定期考校公務完成情況,以其優劣作為考核,並關聯每月獎金的發放。

一時間河西的官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官吏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意味著他們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官身,雖然要考核公務,但還有獎金的加持啊!

對於百姓們來說隻是覺得奇怪,但很快他們便發現這些平常他們也需要打交道的官吏們變了,變得熱情又有耐心,辦事還非常快。

去衙門給孩子上個戶籍,原本需要一天甚至三天時間,現在隻需一盞茶的功夫,所有的事項便妥妥的給你辦好,走時候還不忘叮囑讓孩子到了上學年紀後一定要來再辦一個入學學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