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高管理機構,多負責河西的大政方針製定,於是便取名“大政府”,雖然名字簡單,可實際上越是簡單易懂的東西執行效率便越高。
在很多地方河西還不完善,遠沒有達到葉安理想中的模樣,但眼下的河西官員們卻是非常滿意。
一開始還有些文人反對河西的製度,認為太過抬高百姓的地位,這有悖於傳統儒學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但現在人們逐漸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隨著涼州城百姓這麼多年的掃盲,民智也在逐漸的開啟,民智開啟的結果便是知法,守法的人越來越多。
這可不是一件了不得的進步,那些城狐社鼠不敢在明目張膽的違反律法,而是開始在法律邊緣試探,這已經比之前要好上太多。
至於政府的各種政策,也能很快的得到百姓們的支持,甚至是討論,不利於百姓的政策則很快會反饋到官府,因為百姓也會反對,如此一來弊政在很大程度上便能被及時糾錯。
最重要的是,河西的政府是真正的體察民情,在傳統的漢家社會中,對民情,民心的順應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沒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行事的。
但凡一個明君聖主都會選擇順應民心,時間長了也就出現“民心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來。
其實,現在的河西在逐漸被葉安改造成一個服務型政府,很多政策都是在服務於河西的製造業,服務業。
每當葉安看到“大政府”的牌匾時總覺得有些怪異和莫名的貼切,大政府在後世可是用來形容政府對經濟的強勢乾預,對市場的有力控製。
而河西的“大政府”正是如此,葉安在不斷的引導河西向“工業革命”的方向前進。
今天他要做的就是集中化辦公,把各個不同職能的府衙進行統一整合,要想儘一切辦法將涼州府各司組合在一起,集中辦公。
河西的規模並不大,雖然瑣事多了些,可並不需要專門開設衙門,當然最重要的問題是隨著河西的不斷發展,新增的衙門越來越多。
衙門變多,所需要的土地,房舍便越多,這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為此,就連裴承文這個傳統的儒家官員都開始支持集中辦公了,葉安進入政府衙門後,便有官吏上前通報:“葉侯,裴知府已在花廳等候。”
葉安點了點頭便信步而去,誰知剛瞧見裴承文他便上前大倒苦水:“葉侯,咱們涼州府的地塊不夠用的了!”
葉安翻了個白眼:“涼州城擴建數次,怎會土地不夠?”
裴承文無奈苦笑道:“夠是夠,可內城土地是真的不夠,且地價飛漲,許多商號都在把總號設在內城,總號越多,地價便越貴,地價越貴,便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買,於是這土地便不夠了!您是不知曉,眼下涼州城內城的地價已經漲到什麼程度,就一件破敗不堪的小院也能賣出近十萬貫的價格,就這還要打破頭的去搶!”
葉安笑了笑:“怎麼想通過土地賺錢了?”
裴承文尷尬的搓了搓手:“咱們現在不缺錢,也不缺地,但無論大宋還是西夏亦或是遼朝卻非常想在內城購地,這錢不賺連老天都看不下去啊!”
葉安笑了笑:“可以,但要進行一定的控製和轉移,交給政府進行研判吧!”
裴承文點了點頭:“下官前來便是為此,哦,還有工廠之事,不少工廠的東家,甚至連河西官營工廠都在想方設法的向西轉移。”
聽了這話,葉安的眼睛瞬間便亮了起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