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清海晏(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018 字 11個月前

這是一係列的連鎖反應,現在反饋到了裴承文這裡也反饋到了葉安這裡。

賣地賺錢當然是可以的,葉安不會猶豫,但如何賣地,如何賺錢其中卻是有大學問,葉安不會允許涼州府的土地價格被炒上天。

雖然一時鼎盛,但卻不會長久,還會引發出崩塌之後所帶來的災難。

為此葉安與裴承文二人召集了“大政府”中的官員商討對策,如何合理,不引起動蕩的賣出涼州府內城的土地。

更直白的來說就是如何最大程度上的保證涼州府甚至是河西的百姓不受影響,而最大程度上的賺取外來富人的錢財。

最終討論的結果出來了,在一眾官員甚至是學者的“頭腦風暴”下,得出了最佳解決辦法,那就是集中化買地。

將要外來的富商購地範圍限製在內城的一個獨特的區域,並給出一係列的特殊政策,讓那裡成為收割……不對,接收外來富商的高檔區域。

在每個河西官員眼中,賣地的收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富商帶來的財富,如何通過土地留住這些富商,並從這些富商的身上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富人又不是傻子,甚至有很多人成為富人都是依靠聰明的頭腦,他們來涼州府是單單為了消費嗎?當然不是,是為了在賺錢的同時順便享受河西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

既然這些人是來賺錢的,那就需要投資,店鋪是投資,店鋪中的夥計是投資,如果你的生產放在大宋,或是彆的地方,那運輸成本是不是更高了?應該放在河西啊!

隻要在河西開辦工廠,那就需要雇傭河西的百姓,需要向河西繳稅,在河西消費,最後這些錢還是留在了河西。

在葉安的引導下,這場會議非常的成功,官員,學者紛紛獻計獻策,絞儘腦汁的想辦法把這些外來富人,商賈留在河西,還不能讓人家覺得自己虧損。

這便算是定下了大放下,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葉安與裴承文也就不用具體叉手細節事物,交給下麵的官員去做便好,人家是專業的……

上班的時間誰還不想摸個魚?葉安便熱情的留裴承文喝茶,順便聊聊工廠向新疆府,甚至是還沒徹底安定的安西轉移之事。

不過就在兩人端起茶盞準備喝茶的時候,卻被巨大的歡呼聲所吸引,門房不顧四周詫異的眼光衝進葉安與裴承文所在的花廳。

氣都沒喘勻的老頭居然能跳腳大叫:“河……清海……晏!河清……海……晏!”

“老張頭,你慢點說,再背過氣去,怎生就河清海晏了?”裴承文怕他死在花廳,皺著眉頭的開口,甚至讓他坐下說話。

倒是老張頭不顧這些,撲通一下跪在葉安麵前顫聲道:“葉侯,真的是河清海晏,湟州境內綏遠關附近的湟水清澈見底!”

就在葉安還在思索湟水清澈與聖人有什麼關係時,邊上的裴承文“嗷”的一嗓子便跳了起來哦。

就算手中的茶盞掉在地上瞬間四分五裂,這貨也不是不管不顧,嘴裡反反複複就是念叨著那麼一句:“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清,聖人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