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道,器之辯(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918 字 11個月前

最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人吃的心滿意足,此時的葉安才緩緩開口道:“先生在我涼州城看了近十日,也逛了十日,不知先生有何感觸?”

孫複看了一眼葉安,放下手中的茶盞微微皺眉道:“河西不同中原,處處皆是新鮮之事,新鮮之物,就說那兩腳車、三輪車之物,著實讓老夫大開眼界啊!”

葉安搖頭苦笑道:“先生不必遮掩,有何不滿大可直言。”

聽聞此言,孫複這才正色,長袖相交雙手相疊的看向葉安,繼而一禮道:“還請葉侯教我,“道”“器”之辨!”

邊上的祖無擇同樣行禮,這段時間先生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道、器”之事,他一開始不理解,後來才發現先生這個問題抓住了河西的關鍵所在。

葉安同樣被孫複的才學所震住,“道”乃是本源之道,是形而上的東西,類似於指導思想,而“器”乃有形之物,是“道”的體現,這“道器之辯”就相當於精神與物質之間關係解釋。

深深的看了孫複一眼,葉安舉起手中的茶盞啜飲一口,這才還禮道:“先生以為我河西重器而輕道?”

孫複搖了搖頭:“河西以格物為上,格物便是儒學中的追尋器的所在,用格物的器來解儒學的道,這便是河西的做法嗎?”

一句話,隻用了這一句話孫複便將葉安多年的舉措解釋的清楚。

葉安無奈的歎了口氣道:“先生大才!葉安甘拜下風,道器之辯當請先生教我,而非我教先生!”

孫複哈哈一笑道:“葉侯此言差矣,老夫在這涼州城以被世人教了數次,此次前來隻是問葉侯,為何要以器證道?!”

“因為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啊!”葉安想也不想的回答,繼而道:“大道無形,虛無縹緲,於形之上,位在昊天下,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時間,有精力去追求的,先生一生求道,這般年歲是否窺得門徑?”

孫複乃是正人君子,自然實事求是的搖頭道:“未曾!能窺得大道門徑者,皆以成聖,孫複不才……”

邊上的祖無擇微微皺眉:“難道葉侯以窺大道門徑?也成了聖人一般?!”

見他影射自己變成河西“聖人”一事,葉安心中不免有了些火氣,繼而笑道:“道,虛無縹緲,可先賢早有教了我們窺得“大道”的辦法,格物!”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先賢,聖哲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以前沒有多少人知曉格物,而後我帶來了格物,並且開始發展和推廣,格物的本質是什麼?是“變”,是“革”,萬事萬物都在改變,若人不跟著變,就會被淘汰,“革”就是變革,《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便是“革”,澤火革順天應人!”

葉安說的有理有據,孫複不禁微微點頭,繼而道:“老夫粗通《周易》澤火革,火旺水乾;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現變革之勢……葉侯所言精辟!”

其實這不是葉安研究出來的,他對《周易》實在算不上精通,但架不住河西人才多,學者多!

其實這就是個陷阱,葉安在得到“答案”後,以答案作為題目,河西的學者自然而然的就能給出最合理的解釋,並且在不斷完善,如此一來又有幾人能把他駁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