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河西自己的道路(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76 字 11個月前

而河西現在賣的最貴,賣的最好的卻是玻璃製品,通過不斷的研究,河西的工匠已經掌握了二氧化矽的秘密,通過不斷的改良工藝,現在的河西匠人已經能夠控製玻璃的顏色和純淨度。

在葉安的懸賞下,聰明的匠人在極短的時間內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這種工藝也使得玻璃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當然,吹玻璃也成為玻璃匠人最拿手的技法,玻璃工廠也是河西的官營工廠,對生產過程進行分割,專人專項以減少泄密的可能。

葉安並沒有效仿後世的意大利人,把玻璃工匠送到孤島上以保守玻璃的製造秘密。

他的辦法分簡單,告訴每一個匠人,玻璃製造的工藝技術關乎他們的飯碗,生產和銷售同他們的薪酬掛鉤,一旦技術被全部泄漏,那他們,包括他們的子孫後代的飯碗都將受到影響……

於是這些玻璃匠人把玻璃技術死死的埋在心中,除非兒子孫子進入官營玻璃工廠,否則他們連家人都不會說。

沒錯,官營工廠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父子傳承的招工方式,這也是河西把百姓與官營工廠,與大政府牢牢聯係在一起的辦法。

河西經濟越好,賣出去的貨物越多,官營工廠便越賺錢,官營工廠越賺錢,廠裡的工人拿到的工錢便越多,福利也就越好。

當然,河西不光有官營工廠,還有許多民營工廠,雖然福利和工錢比不上官營的,但勝在數量多,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百姓多了些選擇,也多了些養家糊口的途徑,這才是葉安所希望看到的,以官營工廠為主體,民營工廠為輔助,製造業和工業水平不斷發展,這才是他發展河西的根本道路。

在他看來,發展生產力是不會錯的,古往今來,就算再往後千百年,生產力發展也依舊是時代的主旋律。

所有的東西,無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都是在為生產力發展作鋪墊和輔助。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就是人類發展的途徑,雖然一路上會遇到溝溝坎坎,但這個方向是一直存在的,是人類發展的根本。

河西的盔甲和兵器被送到了儂智高的手中,看上去像是河西在支援南天國,可實際上說到底還是一項貿易,隻不過這場貿易最終會影響到戰爭,從而影響到政治。

儂智高在得到河西的武器裝備後,立刻開始武裝軍隊,強弓硬弩兩千把,全身覆蓋甲兩千件,半身甲三千件,長刀一千,短刀三千,另有精鐵槍頭三千枚,箭頭數萬……

這些東西源源不斷的從河西經成都府運送至廣源州,儂智高在極短時間內便完成了對軍隊的武裝和改造。

對於河西的強大儂智高一點也不懷疑,同時他也知道河西最厲害的兵器不是這些盔甲和弓弩,也不是各種軍需和兵器,而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火器……

但對於他來說這些東西已經足夠他攻打邕州了,唯一讓儂智高不明白的是,河西派來一群年輕的讀書人乾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