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聽人回報杜臻求見時,便猜到事情可能和那蜂窩煤有關,正好明珠和陳廷敬都在南書房裡議事,康熙便示意把人放進來。
杜臻進來後,朝康熙行了禮,又依禮和同僚見了禮,便把手底下人送來的東西呈給了皇上,除了一疊折子外,便是那黑乎乎的蜂窩煤了。
康熙看了眼被太監呈上來的蜂窩煤,模樣造的和蘇柔畫的十分相似,再看折子,改進效果亦如同她所說的那樣,康熙看完後心中不由一喜,順手把折子遞給了旁邊好奇的明珠:“看看,這是好事啊。”
明珠從杜臻進來時,便知道這上報的絕對是一件好事情,要不然杜臻這家夥哪會如此喜形於色,不過等他看完後,也不由的在心底道了句,的確是件對民生社稷有利的好事。
這樣想著,明珠不由恭維了皇上幾句,道都是皇上英明神武。
陳廷敬接過折子時,看的更仔細,他是一個謹慎的人,而杜臻這次回稟還帶來了當初蘇柔的設計手版,陳廷敬恭瞧著上頭畫的活靈活現的蜂窩煤,不由有些詫異這樣的畫工,不過現在並非是關注這個時候,他繼續往下,直到把折子都看完了。
緊接著康熙便把蘇柔那日說的行業前景理了幾條出來,蘇柔畢竟不是在朝為官的人,她的提議中有不少都太過與天馬行空了,但其中也不乏可行之處,康熙聽後,除了吩咐杜臻著人去辦外,還把蘇柔說的幾項可行方法記了下來,如今蜂窩煤的作用被證實了,康熙順勢提出來讓大夥兒討論討論,陳廷敬幾人聽後不由點了點頭。
明珠一向是聰明,這事情暫時動不到他的利益,他自然不會貿然在康熙這裡提反對意見。
至於陳廷敬,他本身就是讚同開礦禁的,明代的鹽礦稅使的確危害無窮,但也不可因噎廢食,至百姓與不顧,更何況,現在已經不是前朝,我朝儘可吸取教訓,逐步打開礦禁。
以康熙的城府心性,他哪裡能不知道底下這些大臣的心思,哪兒能不知道底層百姓對煤炭的需求,隻是對他來說,維護國本,維護愛新覺羅的統治才是最重要的,說的殘酷一些,那些送上來的災情傷亡數,對他來說有時也不過隻是冰冷的數字而已,隻要不出大亂子,隻要他們的鐵騎還在,大清依然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但康熙並非昏庸殘暴的君主,至少他是想要成為名留青史的明君的,這樣對百姓社稷有利的事情,他亦不會視而不見,不過就像陳廷敬說的那樣,事情要緩著來,而且這東西拽在朝廷手裡,對充盈國庫也是有利的。
明珠看出康熙已有主意,問及都是支持與讚同,隻多提了一句,不知是哪位同僚想出來的法子,那手稿一看就不是杜臻的字。
康熙聞言朗笑了一聲,言道是他宮裡的蘇答應偶然發現的。
明珠向來淡定的神色都不由微愣一下,這個答案,確是他沒想到的,不過明珠到底見多識廣,微微錯愕之後,便不動聲色的誇讚了好幾句,言語中多是在稱讚皇上英明神武,慧眼識珠!
前朝和後宮向來涇渭分明,至於暗地裡的利益牽扯,那就是各人關上門說的事情了,不過杜臻和陳廷敬皆是漢人官員,和後宮沒有任何牽扯,對這位蘇答應的來曆僅隻與康熙從江南帶回來的美人,兩人謹慎的誇了幾句,其餘便沒有多說什麼了。
等君臣幾人討論出一個具體章程來,天色已經暗了下去,門口守門的小太監見人已經散去了,示意身後捧著食盒的人跟上,梁九功適時的提醒康熙了一句:“永和宮的張庶妃遣人送來了燕窩湯。”
康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神色淡淡道:“放那吧。”
梁九功躬身:“喳。”隨即便給捧著食盒的永和宮宮人使了個手勢,那永和宮來的小太監是張庶妃身邊的,一路戰戰兢兢的,放置食盒時手不慎抖了一下,頓時,肅穆而寧靜的南書房響起了一聲清脆的杯碟碰響,不大不小的回蕩在曠闊的房內,這動靜對小太監來說卻如雷貫耳,嚇的他腿一軟,頓時跪倒在地:“皇上,饒!”話音未落,轉過身的康熙已經不耐的擺了擺手,梁九功立時帶著兩個強壯的太監,一把捂住了這小太監的口,把人硬生生拖了下去。
禦前失儀,小太監被拉下去狠狠打了十個板子,張庶妃再看到人時,小太監臉色白的嚇人,把張庶妃嚇的夠嗆,又聞他禦前失儀,氣的她摔了一套杯子,讓人把小太監退了回去,隻短時間內,她是不敢往皇上麵前送湯了。
永和宮主殿,德妃坐在躺椅裡,手裡撫著金絲鏤雕花鳥手爐,聽著配殿隱約傳來的杯盞碎裂聲,勾了勾唇角:萬歲爺年節前本就忙碌,來後宮的次數都少了許多,這時候偏不時派人去送湯,自以為體貼,她以為那點小心思誰看不出來,倒是叫人厭煩。
翌日晚,已經有段時間不進後宮的康熙,擺駕長春宮。
算起來,這還是康熙南巡回來後,第一次踏入長春宮的大門,端嬪笑盈盈的把人迎進了主殿,識趣的宮女早早下去備膳了,端嬪作為一宮主位,也是有自己的小廚房的。
端嬪看著許久不來的康熙,心中激動,目光不由含著幾分脈脈情意,柔聲道:“皇上,今兒個累了吧,臣妾給皇上揉揉肩膀吧。”
康熙應了一聲,隻端嬪畢竟是做主子的,手法不比乾清宮裡的宮女,不過到底是一片心意,他也沒有拂了去。
久未見康熙,端嬪忍不住說了好些體己話,康熙時而應一聲,端嬪垂眸小心覷著康熙英武的容貌,心中隻覺慰籍與絲絲的羞澀:“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