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湧土力擁擠而來,將鮑雪陽的身體迅速碾碎。
張元敬先將已經縮成一團的獸皮抓在手中。此物入手微涼,輕若無物,仿佛隻是一團棉絮。
他沉思片刻,把法力渡入,立時受到一股力量的阻礙。這力量的氣機,與鮑雪陽相似,多半是其人用以煉化此寶時所留。
剛才,受到煞雷竹的衝擊,這獸皮力量消耗甚多,內中殘餘的法力並不太多。張元敬試探兩回,聚起一團精煉的法力,往裡便是一衝,當即將那阻礙的力量衝散。
獸皮之內,仿佛空闊狂野,法力衝入其中,不過是涓涓細流彙入大海,根本找不著方向。
張元敬驚歎一聲,隻看此物內中之廣大,便知此物不凡不過,這也意味,若要煉化此寶,需得下一番大功夫。
正要收回法力,留待將來再說,卻覺渡入獸皮內的法力,忽然受到未名力量的牽引,往某處漂流過去。
他心有所悟,當即催動法力,源源不斷往那處流去。獸皮漸漸變得沉重起來,原本闊大的內空間,也收縮起來。
不多時,獸皮露出了原來的麵貌,乃是一張四尺見方的黑色皮革,入手十分細膩柔滑,表麵有一層淡淡的絨毛。皮革四邊裁剪十分整齊,切口處似乎填入了某種粉末,撫摸時微有刺痛之感。
當獸皮停止變化時,一道神念忽然從中竄出,呈現於他的識海之中。
此乃是煉製此寶所留,十分簡單,隻言此物名“蔽空”,乃是石豚之皮所煉,隻要遁入土中,即可自成一隅,隱去行跡,敵雖強而難察。
此物是極為少見的空間之寶,當初煉製時遵循一條律則,即內中空間大小恒定,最多隻有九丈,若進入其中的存在,其身內隱有空間,也屬於“蔽空”之內的空間,故而入內者所攜空間越大,則“蔽空”製造出的空間便會越小。
這條律則,乃是“蔽空”得以煉出的根基,故而一旦出現這種情形,“蔽空”就會自行調整其空間,此不受操控“避空”之人念頭控製。
張元敬正是利用此法則,通過擴充源生石內部空間,擠壓“避空”的空間,導致鮑雪陽被迅速收縮的獸皮製住,這才一擊而殺。
那時,他自然並不知道“蔽空”有此律則,隻是根據獸皮變化的情形,姑且一試而已,不料卻是猜對了。
似這種以律則為根底煉製寶物,乃是上古以前的做法,這般煉製出來的寶物也叫古寶。
流傳下來的古寶不算少,但幾乎已經銷聲匿跡,原因就在於不合時宜。
當今的修身真界,凡有財力的修士,皆會量身製作靈兵,相比受製於某條律則的古寶,自然用起來更加順手,久而久之,除了一些功用特殊或者與持有者自身高度契合的古寶,其餘古寶都被束之高閣、藏之箱底,再不被人提及。
古寶很難用當今區分靈兵的等階去評估它的威力。同一件古寶,由不同修士使用,或在不同地方使用,甚至在不同時候使用,都會有極大區彆。可能有時隻相當於一件法寶,但有時又可媲美靈寶,有時甚至會發揮出更強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