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地者,偉力加身,上撕天而下裂地!
此乃裂地訣的總綱,看著挺唬人,實則什麼都沒說!一個修士若有威力,自然為所欲為,不管施展甚麼功訣,都無往而不勝。
裂地訣整篇法訣,隻講一事,即如何以偉力破開巨物。或以集力以攻弱,或分力以破強,或循形以剝勢,或借勢以破形,不一而足,各有其用。但是,諸般妙法,唯身具偉力,方可施之。沒有偉力,等若廢話。
“何處可借偉力?”張元敬揣摩良久,依然不得其解,遂出言詢問張石。
張石道:“地中之力,便是偉力,老爺既然都悟通了搬山訣,為何不搬此力?”
張元敬奇道:“地中之力,來自四麵八方,並無一個統合,如何搬之?”
搬山訣雖也有言,無論所來之力是一個,還是萬千個,皆可二而分之、兩肩擔之,但似土力這種似若一體又千頭萬緒、無窮無儘且生生不息的力量,張元敬尚未敢於嘗試以搬山訣擔之。而且,此等偉力,若是擔住,又該如何甩脫?尋常遁入土中,土力來自四麵八方,一旦扛不住,向上脫離即可。但是,若是合為兩股擔於雙肩,全自上方壓來,隻怕寸步難移,反把自己困死於地中。他之所以未敢嘗試,便是因此之故。
張石道:“以搬山訣之意,外來之力,凡擔之兩肩,皆屬於自身之力,凡未擔之兩肩,則仍舊為外力。於土中擔力,隻有一用,便是以力破力,破開土層,此即為裂地。”
此言於張石,隻是傳承中的一句話,但於張元敬卻是醍醐灌頂、一語破障。土法八訣的最後三訣,他先悟擎天,再得搬山,兩訣既通,裂地已然呈現在前,隻是他的目光未曾往這裡望,故而始終不知。此時被張石一語驚醒,頓時把裂地訣各處要義融會貫通,諸般法門已是儘在掌握。
八訣本為一體,八訣皆得,則蘊含其中的道理也是浮現於腦海,千般變化,萬變演繹,不離其宗。刹那間,他對土法八訣又多了許多領悟,知其變、也知其理,知其理、又得其變,各種妙用,存乎一心,頗有一種功法圓滿的自得。
他不禁慨然一歎:“圓滿者,非止功法之謂,非止法力之謂,非止肉身之謂,非止神魂之謂,亦非止心境之謂,乃是其永無止境、庶幾無窮也!”
若修士真能在壽元竭儘之時,達至境界之極,臻至真正的圓滿之境,那麼,他晉升下一境,乃是水到渠成、毫無障礙的,所謂幾成幾成之概率,不過是無知之言而已。
有此感歎,也是近來汲汲以求突破元嬰,故而時時念之、常常思之,若有所得,不免皆往此上著力。如今看來,卻是有些用力過度,失之於執意,而悖之於自然。
隻是,成就元嬰畢竟對所有結丹修士來說,都是夢寐以求之事,又如何能不陷入執念之中呢!
“老爺?老爺!可是還有疑問?”張石見張元敬怔怔出神,良久不語,不免有些擔心,出言詢問道。
張元敬笑了笑,說道:“無甚事!裂地訣我已通之,你且還我丹田之中,隨我去裂地去石吧!”
“是,老爺!”
待張石化作一粒微塵,遁入丹田,張元敬乃施展土遁術,往下方土中一鑽。
隻入數丈,強大的土力便從四麵與下方而來。正上方因有洞穴,並無土力壓迫,但從側上方湧來的土力,卻隨著遁入的深度,成倍增長。
至三十丈處,他感覺所承受的土力即將超出極限,乃立根定身,先以擎天訣強固肉身,繼而運轉搬山訣,對無窮無儘的土力分而擔之,此隻以身能受之為限,至某一刻則止。
待兩肩擔起巨力,此力已為他所執,而其餘土力則繼替而至,從四麵八方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