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紅果。他先是小心翼翼將紅果的果肉剝下,用玉盒保存好,然後手握剩下的黑色果核,運行厚土化生功。半個月後,果核發芽,再過一個月,生長到一尺高,並長出數片半月形長葉,又過一個月,開出五朵紫色小花,半個月後,結出了五顆紅色小果。
如此,紅果有了六枚。
於是,張元敬又用了八十日,培植出白桂、玉葉各四株,湊齊了六份材料。
且不論是何原因,或者內中有何隱患,張元敬已經管不了那麼多,隻想趕緊闖過關卡,從此地出去。他的壽元所剩不多,可不能乾耗在此地。
這六個多月,張元敬一邊培植靈草,一邊閱讀他從厚土宗芥子空間、郭宇清、秦武同幾處得到的煉丹秘籍、煉丹筆記,研究煉丹術。
三靜齋編著的《丹道入門撮要》和中古土宗煉丹宗師的《煉丹劄記》雖是中古時的東西,但所載煉丹手法,與當今修真界相差不大。
綜合此兩書與郭宇清、秦武同兩人的筆記,當今修真界的煉丹通常分辨藥、配藥、煉藥、燒丹四步。
辨藥就是辨藥性,主要是辨彆靈草的年份、藥力、五行屬性及成分。
配藥就是根據丹方配好各種藥草,講究君臣佐使,達到完美比例。
煉藥就是將主藥輔藥煉化在一起,讓各藥材成分融合起來,形成“原丹”。據《丹道入門撮要》記載,煉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石搗法、研磨法、熬煮法、浸泡法、煆燒法、炙烤法等,不同藥材采取不同方法,有的要采用兩種甚至多種方法。
燒丹,就是將“原丹”燒製為成丹,這一步乃是最關鍵的一步。根據《煉丹劄記》,上古以前,煉丹師成丹之法有火煉法、水煉法、木煉法、土煉法、雷煉法五種。但自中古以來,隻有
火煉法流傳,其餘四種式微。蓋因此法簡便,既不像水煉法、木煉法、土煉法耗時較長,又不像雷煉法那麼難成,用時短且成功率高。
陰陽造化爐煉丹,隻有一步,便是燒丹,沒有其餘三步。辨藥、配藥也就算了,普通的丹藥,在這方麵要求不高。
但是煉藥,卻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煉化藥性、形成原丹,乃是數萬年來,修真界為保證成功率,而逐漸探索出來的管用方法。沒有這一步,直接將靈藥置於丹爐煆燒,隻怕多少藥材都不夠用。
然而,陰陽造化爐就是這麼絕,藥材隻給一份,卻要求用最難的辦法煉製成功。所以,即使是低品階的丹藥,其難度卻足以讓現在的煉丹宗師目瞪口呆。
張元敬沒練習過當今的煉丹術,反倒有個好處,便是不受陳法拘泥,即使少了煉藥這一步,也不會因此而失去信心。
他走到室中的陰陽造化爐旁,仔細研究了一番,發現方鼎下方有一處凹槽,中間鐫刻一門陣法,四周有四個鑲嵌靈石的凹槽。便拿出四枚下品靈石,卡入槽中。在最後一枚靈石卡好之後,一點火光從那陣法中衝起,沒入上部圓爐兩側的長耳和圓環之中。
張元敬會意,知道陰陽兩火,乃是從長耳和圓環中出來。當即兩手各自握住一處,神念一動,法力湧入,隨即在爐內底